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慧 江西報道)4月29日下午,由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江西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電影新質生產力高端對話活動在江西南昌舉行。資深電影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創會會員文雋在活動上表示,北上內地從事影視行業34年以來,自己的視野擴大了。未來,將帶領更多香港青年電影人來到內地,遊覽名山大川,挖掘精彩故事,促進兩地影視文旅融合發展。
文雋分享了香港電影的演變、香港電影人在電影創作中尋找獨特文化要素的挑戰。他說,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色,「以前師父教我,你要明確在銅鑼灣當扛把子,就不能跨越到尖沙咀、旺角。」同時,香港又太小了,以前很多港片都是在攝影棚裏拍攝,而今年徐克導演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就有去內蒙古大草原上取景,這就是很大的區別。
據悉,1991年,文雋受邀拍攝《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的續集——《告別紫禁城》。他將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地壇等北京周邊的景點都走了一遍,這些古蹟蘊涵的歷史底蘊讓他深受觸動。1992年,文雋拍攝一部從北到南跨越中國大地的電影《狹路英豪》。文雋說:「每片土地都是一種故事啊!我是非常喜歡到處跑,因為我們到處跑,就能找到故事。」因此,他希望香港同行能多到內地走一走,他本人也是在努力促成這件事,已帶領大家前往北京、大理等內地多個城市,江西也已列入計劃之內。他還分享了電影IP賦能文旅發展的見解。「有些地方是有故事的,電影可以把這個地方的故事拍出來;有些地方是沒有故事的,你用電影把故事帶到哪個地方,文旅就跟着起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