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冶)近日,記者從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27.7億元,同比增長4.6%,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一產增加值162.96億元,同比增長4.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吉林省農業發展態勢良好。

據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綜合調研處處長趙楠木介紹,「農業(種植業)產值9.15億元,同比增長5.7%;林業產值9.39億元,同比增長9.9%;畜牧業產值302.42億元,同比增長4.4%;生態漁業倍增計劃成效初顯,產值2.95億元,同比增長6.3%;服務業產值3.79億元,同比增長3.3%。」各產業協同發展,共同推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增長。
「吉林省一季度漁業一產產值2.95億元,同比增長6.3%。」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局局長王永煜介紹說。同時,組織各地預申報生態漁業省級支持項目160個、金額1.7億元。在白山市試生產三倍體虹鱒魚卵40萬粒,為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畜牧業在吉林省農業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保障畜產品供應、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產業。數據顯示,肉牛、肉羊增速分別達到8.8%、9.4%,高於全國平均增速7.5個和16個百分點;肉蛋奶產量同比增長5.1%、3.5%和5.6%,高於全國平均增速3.1個、3.6個和3.9個百分點。全省畜牧業產值增速位居東北三省第一位。
另外,肉牛屠宰量穩步增長,一季度達到14.55萬頭,同比增長51.56%。生豬產能有序釋放,緊盯生豬調出大縣、頭部企業和規模養殖場三個主體,密切關注能繁母豬數量變化,共發布預警信息13期,開展技術培訓3532人次,引導養殖場(戶)科學調整產能。
農民收入也呈穩步增長態勢。據悉,一季度,吉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6元,排全國第12位,與去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長5.9%,排全國第21位,較去年同期上升9位,居東北地區第1位,較去年同期上升2位。為農村消費市場的繁榮提供了有力支撐。
春耕時節漸至,吉林省農資貨源充足、下擺順暢,截至目前,種子、化肥、農藥基本到戶,檢修工作全部完成,部分早田已開始春播。在備耕生產方面,提前進行指導服務,優選糧油主導品種90個、主推技術43項,利用冬閑時間,依託冬春科技培訓等項目,累計培訓人員196.49萬人次,發放資料約109.21萬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