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清單降低准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圖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實驗室中,檢測人員正在工作。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4月24日消息,近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清單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市場准入限制進一步放寬。2025版負面清單直接刪除一批全國性措施,藥品批發零售企業籌建、藥品和醫療器械互聯網信息服務等部分放開。同時,將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生產批發零售等一些新業態新領域納入負面清單,對部分社會民生等領域管理措施進行了完善調整。專家表示,此次負面清單修訂,既着力解決當下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又着眼長遠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體現了民企所盼、民心所向。

從2018年中國首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出台到現在,共經歷四次修訂,清單事項數量由2018年的151項壓減至目前的106項,壓減比例約30%。與准入事項不斷下降的曲線相對應的,是一條快速增長的經營主體總量曲線,從2018年起,全國經營主體增長超過了70%。越縮越短的清單,越放越活的市場,映射出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

刪除8條全國性准入限制

2025版負面清單准入門檻更低,刪除了8條全國性准入限制。如公章刻製業由許可制改為備案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業務改為基於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檢測認證制度,相關市場准入管理措施相應取消。

准入力度更大,部分放開了8條全國性措施。涉及試辦新型電信業務、電視劇製作、藥品批發和零售單位籌建、藥品和醫療器械互聯網信息服務、林木種子進口、發票印製等領域。這些相關領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場准入管理,但准入環節更加精簡。

同時,刪除了17條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貨運代理、貨運信息服務、森林資源損失鑒定、車輛租賃服務等,取消了相應的地方性許可措施,實施全國統一的准入方式。

規範重點領域 兜牢安全底線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新版清單降低准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另一方面,新版清單依法規範重點領域准入,兜牢安全底線。包括納入新業態新領域管理措施。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核發(微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除外)」納入清單。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生產、批發、零售業務相關審批納入清單。規範醫藥和醫療器械網絡銷售准入條件。還包括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明確非金融機構不得違法使用「期貨公司」字樣。將重要工業產品許可證管理範圍從10大類調整為14大類27種,更好保障生產安全。

●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等新業態新領域被納入2025負面清單。圖為參觀者在第五屆消博會低空經濟展示專區體驗展品。 資料圖片

該負責人表示,清單之外,各類經營主體,無論是國資還是民資,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微企業,都可以依法平等進入,政府不得在清單之外違規設置准入障礙。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修訂出台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彰顯了中國放寬准入擴大開放、堅定破除各類市場准入壁壘的決心和行動,有利於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有利於進一步提振社會投資信心和穩增長、穩就業,也有利於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將扎實推動新版清單的落地實施,並同步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健全破除市場壁壘的長效機制,讓「非禁即入」的要求落地生根,不斷優化市場准入環境,讓廣大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改革獲得感。

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將聯合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重點是清理整治「以地方性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設立和實行的違反市場准入制度要求的各類規定文件以及各級政府違規設置市場准入壁壘的各類做法情形」。對違規增設准入事項或條件、違規擴大准入範圍等情況,要一律糾正;對既無上位法依據,又無相應法定程序設立的市場准入規定,要一律廢止。

【特稿】隱性壁壘需標本兼治 倡建全國統一投訴平台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將聯合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圖為甘肅省白銀市,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在深入了解企業訴求。 網上圖片

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非禁即入」的管理模式,要求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最直接的獲益者就是民營企業。儘管近年各級政府、行業協會一齊推動改善市場營商環境,但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展開投資等經營活動時仍會遇到顯性或隱性的投資壁壘,有些企業也遇到「上告無門」「告而不理」「理而不決」等問題。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縮減到106項,市場准入限制進一步放寬。《清華金融評論》編委、全國工商聯執委胡定核對香港文匯報指出,下一步還要加快出台配套法規,細化「非禁即入」操作細則,明確禁止限制事項的邊界尺度。

應建立清單動態調整機制

同時,「應建立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市場反饋定期修訂准入標準,壓縮行政自由裁量空間。部分領域政策解釋彈性過大,導致執行尺度不一,必須建立剛性約束。」胡定核還建議,建立雙軌監督機制,引入獨立第三方機構定期核查清單執行效果,同步設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投訴平台,並實行限時響應機制。「企業投訴不能石沉大海,必須明確處理時限,讓維權渠道真正暢通。」據了解,部分地方已試點「紅黃牌」警示制度,對執行不力的單位掛牌督辦,有效提升了政策執行力。

清理招投標等領域歧視性條款

胡定核強調,破除隱性壁壘就是要堅持國企民企一視同仁原則,嚴禁通過設置附加條件變相設阻,重點清理招投標、資質審批等領域存在的歧視性條款,推行「負面清單+信用承諾」制度。他舉例稱,當前招投標領域存在國企壟斷現象,部分央企中標後將工程轉包給小民企或個人,僅收取管理費而不承擔實質責任,實質是利用資質優勢進行套利,此類行為應納入信用聯合懲戒體系。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胡定核主張「放管結合、服監並重」,建議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廣「一網通辦」降低制度成本,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雙隨機、一公開」長效機制。「不能一放了之,要防止市場亂象回潮。」應通過大數據監測、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等手段,構建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讓民營企業真正感受到政策溫度,釋放民營經濟活力。

智能浪潮民企進 綠色轉型賽道寬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朱民在新華社24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中表示,儘管當前一些民營企業遇到困難、挑戰,但長遠看民營企業在中國擁有廣闊發展機遇,前景無限看好。

「整體來說我對民營企業很樂觀,因為過去40多年來,民營企業從無到有,走得非常快,而且走得非常好。」朱民說。

在朱民看來,廣大民營企業正在擁抱的新機遇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智能化。

「智能化一定是民營企業未來一個重要的前沿。」朱民表示,人工智能會迎來發展的高潮,民營企業將在其中發揮很大作用。民營企業的特點是市場敏感,抓得快、搶得快,所以民營企業的智能化會迎來迅速發展,製造業和科技的融合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面。

民企有先天優勢進入服務業

當前,服務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半壁江山」,但從全球看中國消費率依然較低,未來有很大提升空間。

朱民認為,中國醫療、教育、文體、旅遊、養老等服務業領域發展潛力巨大,民營企業有先天優勢進入各個服務業。隨着服務業細分領域的快速發展,民營企業也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

綠色轉型是全球經濟發展大勢。在中國,隨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成為經濟發展主流。

朱民說,當前,民營企業已經在太陽能、風電、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加快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帶來更多綠色產業場景,發展空間巨大,民營企業一定要把握住新機遇。

相關閱讀:

再放寬!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發布 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電子煙等新業態被納入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