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4月24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指導、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牽頭發起的首屆機器人全產業鏈接會(FAIR plus 2025)開幕,展會為期三天,持續至26日。此次活動是深圳市內舉辦的機器人產業規模最大、品類最多的最新成果展,優必選、樂聚、越疆、宇樹科技等180餘家「頂流」機器人企業的展品集中亮相。論壇上《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發布,2024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產業鏈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增速高於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在產業結構方面,深圳非工業機器人超過了工業機器人。

據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與創新發展處處長、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畢亞雷介紹,該白皮書已連續發布十年,已成為洞察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報告數據以企查查中經營範圍涵蓋機器人業務的企業數據為基準,並對國家知識產權局涉及機器人相關專利的企業進行數據追蹤,同時結合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自建數據庫及其他公開資料,確保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白皮書顯示,2024年深圳機器人產業在多維度呈現顯著發展。在產業環境上,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深圳GDP的高速增長以及「新三樣」出口的快速增長,為機器人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國家和地方在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政策支持,以及深圳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持續投入,都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產業鏈方面,隨着具身智能等新技術的突破,機器人產業正從傳統架構向以系統級功能模塊為核心的方向轉變,新興品類催生超50個技術環節,帶來全鏈條創新機遇。

產業整體發展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經營範圍涵蓋機器人的企業數量達74032家,新增企業14534家,同比增長39.64%;擁有機器人相關專利的企業數量達3915家,同比增長6.04%,其中2024年新增企業擁有相關專利的數量同比增長超10倍。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達到2012億元,同比增長12.58%,增速高於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在產業結構上,工業機器人企業數量佔比43.75%,非工業機器人佔比56.25%。
細分領域來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行業利潤率因新場景應用有所增長;本體和系統集成領域利潤率略有下降。據估算,2024年深圳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產值1250億元,較2023年同比上漲12.8%。非工業機器人產值達762億元,同比上漲12.42%,其中特種機器人產值佔比提升明顯,家用服務、教育、物流等細分領域機器人的利潤率也在不同因素驅動下呈現增長或平穩態勢,醫療機器人則因研發等挑戰利潤率為負。

當前,具身智能雖處商業化場景探索期,但其對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的帶動效應已初步顯現。深圳依託工業機器人領域積澱的核心部件配套能力,不僅與長三角具備競爭能力,更在消費級、以及精密製造的核心部件方面具備品類更豐富的優勢。未來,疊加產業鏈的快速響應能力,還將在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持續放量,核心零部件與系統集成環節有望進一步協同提升。
融資方面,2024年深圳以72起融資事件位居全國首位,佔全國比例24.91%,且被投資企業覆蓋全產業鏈生態,在消費級領域優勢明顯;種子輪+天使輪佔比31.94%,體現市場化資本投早投精的特點。

展望2025年,白皮書指出,深圳憑藉全產業鏈敏捷響應和突出的製造能力,有望帶動國內外機器人產業協同發展,通過產業鏈協同創新,形成跨領域技術遷移能力,並在國際合作中成為重要的生態樞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