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馬曉芳 北京報道)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記者24日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橢圓時空獲悉,其兩個核心板塊智能衛星工廠和「星池計劃」亮相正在舉行的中國航天日大會。據介紹,星池計劃是由百餘顆低軌智能衛星組成的即時廣域綜合感知星座,可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即時廣域綜合感知服務,星座已完成首批組網衛星發射,目前在軌3顆多功能融合一體化衛星。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由百餘顆低軌智能衛星組成的即時廣域綜合感知星座,「星池計劃」 突破傳統技術限制,單星集成多模式遙感、導航增強、高併發物聯通信、高性能智能計算等多功能載荷,可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即時廣域綜合感知服務。星座已完成首批組網衛星發射,目前在軌3顆多功能融合一體化衛星,率先完成綜合感知技術驗證並進入實質性應用階段。橢圓時空同步推進星上智能處理單元的研發,通過在軌AI算法優化,顯著提升了數據融合與決策支持能力,為衛星應用領域提供了「數據+算力」雙輪驅動的解決方案。
展覽現場還展出了橢圓時空自主研發的ESP50、ESP300、ESP500衛星平台。三平台均採用三軸零動量控制方案與高集成星務管理系統,具備星上智能處理、任務自主規劃及軟件重構能力,兼具高性能、擴展性與靈活性。展位通過模塊化總裝、響應式熱控等工藝的工程化視頻演示,直觀呈現衛星批產能力與成本控制優勢,其中智能化生產線將製造效率大大提升。據悉,橢圓時空自主研發的智能衛星平台,實現了單星多功能融合,並實現了多星組網協同控制技術突破,該技術實現了百餘顆低軌衛星的集群化協同作業,為大規模星座部署奠定基礎。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