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之際

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活動

將於本周日(27日)在山東青島舉行

作為中國首個「電影之都」

青島與電影有着怎樣的緣分?

中國大片幕後有多硬核?

跟着主播張韜、鄒韻

走進「電影之都」

青島電影產業有多牛?

跟着主播打卡電影取景地

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首個「電影之都」,它也有着影視夢工廠和天然攝影棚的美譽。青島的電影產業有多牛?

這裏有1500多家影視企業,包括國內頂尖的道具、置景、器材、美術等製作團隊,其中有兩家公司參與了《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後期製作。

目前,以東方影都為代表的青島影視基地,累計接待影視劇組500多個,電影票房總產出超過387億元。像大家非常熟悉的《流浪地球》系列、《封神》《抓娃娃》《獨行月球》《熱辣滾燙》等一批數十億票房的電影大片都是在青島取景拍攝的。

今年是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也是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而青島和電影的緣分也有118年的時間。跟着主播張韜一起探索青島的電影打卡點👇

1907年,中國最早的商業電影院正式對外開放,它的放映地點就在水兵俱樂部,這棟建築見證了青島和電影的百年情緣。

20世紀30年代,《同仇》《劫後桃花》《風雲兒女》等中國早期的一批電影都選擇在青島取景拍攝,青島八大關在當時就已經是炙手可熱的取景地。

據統計,從20世紀30年代到2025年春節檔公映的電影當中,有近200部都在青島取景拍攝。青島的電影取景地有很多,包括膠州灣大橋、太平山索道、奧帆中心、星光島、藏馬山影視城,還有嶗山、棧橋、大鮑島、青島電影博物館等。

中國大片幕後有多硬核?

主播體驗頂尖片場黑科技

說起如今中國電影的發展,不得不提到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東方影都。從小漁村到如今佔地170萬平方米的「影視夢工廠」,這裏已成為「全球頂配」的影視全產業鏈基地。 園區內有40座攝影棚,《封神三部曲》中的原始森林跑馬以及《流浪地球》中外太空等場面都是在這裏製作完成的。

要說到科技含量最高的,那就是5號棚。這座佔地2000平方米的攝影棚,內核技術在全球都屈指可數,像《獨行月球》中的金剛鼠就是依託這套系統製作的。

主播張韜在這裏體驗了動畫電影《畫江湖之不良人》的拍攝,化身主角李星雲。他體驗的動作捕捉服可根據骨骼關節的位置,將67個反光點貼滿全身。動捕區的機器能捕捉到動捕服上的反光點,最後生成數字人物形象。「這套動作捕捉系統可以做到實時渲染,連手指等細節都不放過,精度達到亞毫米級。」

據介紹,這套系統除了拍攝虛擬形象,還能進行虛擬預演——像《流浪地球2》就提前為電影拍了動畫版全片,提高電影拍攝效率。

在這座科技棚裏,張韜還體驗了多個黑科技👇

移動式車載掃描陣列由150台相機組成,比如《封神三部曲》裏各種千軍萬馬的鏡頭,現場拍攝時只有前面部分是真人,後面的馬和人等都是通過這個陣列掃描出來,複製到戰爭場面上。

穹頂光場,也叫梯度光掃描儀,可以把臉部數據非常精細地掃描下來,生成臉部掃描模型,可以達到微米級的掃描精度。

超級影迷宋阿姨:

為了看電影,自己開家電影院

在青島,除了先進的「影視夢工廠」,更有熱愛電影的觀眾,主播鄒韻就遇到了一位超級影迷——宋蕾。

1993年,宋蕾全家搬到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因為看電影不方便,她和丈夫經常坐着小公共汽車回膠南看電影。後來夫妻二人商量後,承包了一個電影院,開啟經營電影院的生涯。如今,宋蕾還開了一家小型電影文化博物館,展出多年來收集的珍貴電影藏品。

宋蕾的愛情也和電影有關,她的丈夫曾是一名電影放映員,兩人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結緣。在父母的熏陶下,宋蕾的女兒也進入電影行業,從事編劇和導演工作。

宋蕾說,電影就是她的精神食糧,「每當遇到什麼困難,我一想到電影,就渾身有勁,能克服了,電影就是我的『信仰』。」

27日,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活動將在青島舉行,作為中國電影界的政府獎,這也是華表獎第一次選擇在北京之外的城市頒獎。光陰如同膠片流轉,華表獎鐫刻着中國電影的基因圖譜,誰能舉起華表獎的獎盃呢?讓我們共同期待。

國家電影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4月18日啟動的「中國電影消費年」

推出了一系列

電影消費惠民活動

預計投入不少於10億元觀影優惠補貼

還有國航、東航里程兌換電影票

一系列觀影福利

為電影市場發展注入更多蓬勃動力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