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4月23日,十五運迎來倒計時200天的重要日子。記者連日來實地走訪廣東奧體中心、大學城體育中心、廣州體育館等十五運核心場館發現,無論是場館硬件升級、科技裝備運用、無障礙輔助設施配備,還是場館周邊環境提升,均最大程度體現「以人為本,全運惠民」的理念。科技運用方面,3D視覺、AR技術融合形成的導航系統,將使得十五運成為中國首個實現場館精準導航的大型綜合賽會,屆時內地、港澳參賽運動員和觀眾,均可以通過手機掃碼精準定位、實時導航找到自己的坐席及場館各大功能區。

圖為煥然一新的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攝)

綠色和休閒空間大增

作為成功舉辦過九運會、亞運會等大型賽事開幕式和比賽項目的綜合體育場,廣東奧體中心在十五運期間將承擔田徑、跳水、游泳項目比賽及重要演藝活動。記者從奧體中心體育場的出入口進入,發現原來的階梯台階已經拆除,改造成一個緩坡,寬度亦大為提升,對賽事參與者十分友好。

圖為升級後的廣東奧體中心跳水館。(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攝)

同時,草地與場館無縫對接,一路延伸至場館內部,遍布各個角落。據介紹,奧體中心改造項目總綠化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並根據季節特點優化植物配置,使整體呈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廣東奧體中心升級改造項目設計總負責人羅建河介紹,「以人民為中心」的設計思想貫穿整個改造過程。除了增加綠化面積,還結合不同年齡段人群、不同時段、不同區域的需求,增加了公共活動空間,比如增設多處林蔭下的健身運動點,在體育場二層平台建設環形跑道以供市民全天候使用。

一部手機實現AR實時導航 「天眼」精準預判人流

科技與自然共舞,是本次走訪場館的共同特徵。在廣州體育館,場館入口的3D視覺閘機可在0.3秒內完成人證核驗,十分高效。項目方還推出AR導航系統,可實現場館各大功能區的精準定位及分米級的實時導航。

據介紹,十五運期間,觀眾只要掃場館外大量張貼的二維碼,就可通過小程序進入AR導航系統,根據每個參賽運動員和觀眾的需求精準找到目標區域,可精確到每個坐席。

工作人員展示廣州體育館的AR實時導航系統。(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攝)

與此同時,廣州體育館還部署了2000多個AI攝像頭,組成「天眼網絡」,可提前15分鐘預判人流聚集風險,自動觸發應急疏散方案。

記者了解到,AR導航將實現廣東賽區各場館全覆蓋,屆時還有望組建公共入口,一鍵切換不同場館。

廣東賽區場館無障礙設施和服務十分豐富。(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攝)

人性化還體現在場館無障礙設施配備。大學城體育中心所有出入口均設無障礙通道及手扶桿,觀眾席增加輪椅坐席206個,欄杆高度85厘米,比普通觀賽區欄杆矮20多厘米,極大方便輪椅人士觀賽。廣州體育館方面,環形感應助聽系統覆蓋了90%觀眾席,熒光盲道夜間可視距離達到8米。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