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濫施關稅,反噬美國自身,尤其對中小企業造成嚴重破壞,引發中小企業的強烈不滿。有小企業老闆控訴,近期為進口商品支付的關稅款是之前的10倍還多,恐拖垮經營。美媒指出,目前正值商家準備下單訂購聖誕節商品的時間點,而新一輪關稅,尤其是針對中國徵收的巨額關稅,可能導致年底銷售旺季缺貨。
許多美國小企業控訴,高額關稅導致成本增加,而小企業無力消化關稅成本。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朝令夕改,也讓美國企業無所適從,不少美國企業與採購商如今已庫存告急,但又不敢向外國生產商訂購商品,情況窘迫。

美國目前對所有進口商品收取10%的「基準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則高達145%,而美國中小企業銷售的大量商品來自中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一家文具雜貨店,不少商品都從其他國家進口。該店店主亨特表示,平時她進口一批商品支付的關稅在70到100美元左右,可最近進口的一批貨品的稅款竟達到1108美元,令她大吃一驚。她還指出,這些關稅款是作為成本存在,儘管她清楚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要支付關稅,「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狀況,這非常令人沮喪。」「正當你剛剛開始獲得成功,你就會因為一大筆賬單而遭遇當頭一棒。」
美國嬰兒用品公司Busy Baby的生產地在中國,此前向中國製造商訂購了夏季庫存,由於關稅政策,這筆價值15.8萬美元的訂單仍滯留在製造商倉庫中。該公司老闆貝尼克指出,如果將這些貨物運到美國,需要額外支付 22.91萬美元,以支付145%的關稅費用。貝尼克還表示,該公司每年約40%的銷售額來自第四季度,而第四季度的訂單則需要現在就開始生產。由於關稅政策的隨意性,她現在對於下單第四季度的訂單感到擔憂。她表示:「作為小企業,我們感覺不到政府的支持。」
美逾七成玩具來自中國
玩具業是受到關稅衝擊最大的行業,有美媒在報道中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將價廉物美的玩具變成「奢侈品」,「偷走了孩子們的聖誕節」。美國價值400億美元的玩具產業極度依賴中國製造,去年美國進口超過170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玩具,逾130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來自中國,即76%。美國玩具商店約90%的庫存來自海外,一般情況下,這些商店為了聖誕假日,往往需要海外製造商在春季進行生產,商品在夏季運抵美國,秋季在國內發貨。
美國鄧肯玩具公司CEO斯塔夫表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徵收145%的新關稅後,「我們停止向美國輸運貨物。」玩具協會成員艾亨警告稱,如果關稅繼續生效,「玩具價格可能會是去年的兩倍,甚至更高。」
美國毛絨玩具品牌Purryfuls的產品於四月初才正式投產,產品由中國製造商設計、測試和生產,老闆伯克表示,她擔心關稅可能會導致她的生意在開始之前就被迫關閉。伯克還表示,她曾試圖在美國本土製造,「但美國製造並不存在,幾十年來一直如此。」
特朗普續嘴硬:美國不着急
美國浦瑞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福切爾表示,關稅給小企業帶來的直接風險最大。小企業的利潤空間通常很小,無法像大企業那樣承擔關稅帶來的成本增加。此外,小企業也很難獲得資本,因此更加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威脅的影響。與此同時,這些小企業僱用了近一半的美國勞動力,是美國就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如果小企業開始倒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拖累」。
不過,特朗普上周五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白宮會面談到關稅時卻依舊嘴硬,頻繁表達「美國不着急」的意思。
美國多個行業受關稅影響
製造業
•美國的製造業是受關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尤其是依賴進口零部件的行業,例如汽車、重型機械和消費電子產品等行業已經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
服裝業
•美國幾乎全部的鞋類和服裝的原材料都來自越南、中國和孟加拉等國家。此外,由於服裝製造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成本差異非常敏感,關稅的增加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農業
•美國農業受到關稅的打擊尤其嚴重,尤其是進口美國大豆、乳製品和豬肉的國家相應地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導致需求減少。美國農民因此陷入貿易爭端,出口收入減少。
鋼鋁業
•美國對進口鋼鋁加徵關稅,導致美國國內依賴鋼鐵的行業面臨着更高的投入成本,尤其是建築行業。這些行業不得不應對不斷上漲的材料成本,導致利潤下降和消費者價格上漲。
零售業
•關稅大大衝擊美國零售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以傢具、咖啡、玩具、廚具和家用電器為例,這些傳統上來自亞洲的商品在關稅影響下成本上漲,品牌不得不通過搬遷生產地或提高零售價格來應對。
(來源:大公報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