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揮起加徵巨額關稅的大棒,並沒有把「Made in China」打倒。近日,來自中國的老牌跨境電商敦煌網(DHgate)在美國爆紅,一躍成為美國地區手機應用程式排行榜的榜首;淘寶、希音(SHEIN)等跨境電商平台在美國本土的下載量也大增。不斷升級的關稅戰,反倒令美國消費者更湧向跨境電商平台購買中國貨,主要因為他們發現,同樣是中國製造的貨品,即使付了關稅和運費在網上購買,價錢仍然遠低於在美國本土購買。

TikTok上的網紅教人如何購買中國商品。 網絡截圖

創立於中國的B2B跨境電商應用敦煌網(DHgate)近日迅速闖入美國消費者的視野,起因是TikTok短視頻爆料「奢侈品代工廠」。以某知名品牌的瑜伽褲為例,中國的出廠價僅5到6美元,美國市場卻標價超過100美元;另外某奢侈品包袋中國工廠生產成本50美元,賣到美國市場要2萬美元。世界上80%的奢侈品包袋都在中國生產製造。巨大信息差讓美國消費者集體破防,意識到當撇開中間商直接在中國跨境電商平台上源頭直購時,就算在高稅收下,商品性價比依然存在。於是美國消費者紛紛湧入中國電商平台採購。

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在美受熱捧

截至4月17日,香港文匯報記者登錄美國地區App瀏覽發現,在購物應用排行榜內,排名第一的是敦煌網,第二是淘寶。此外,上榜的中國電商還包括阿里巴巴、SHEIN、速賣通、Temu等。

美區蘋果應用商店上,中國電商App大批上榜。 網絡截圖

據應用研究機構appfigures顯示,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的iOS APP Store熱門應用榜單中,4月13日,敦煌網APP下載量較30天平均值暴增732%,其中美國市場下載量達6.51萬次,增長幅度高達940%;4月16日,敦煌網APP在iOS APP Store的熱度排名穩居第二位,僅次於ChatGPT。

從事服裝外貿生意的岑小姐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美國消費者從中國廠商源頭直買的模式是非常划算的,以一條出廠價5美元的緊身褲為例,美國專櫃賣100美元。這條5美元的『白牌』(即不貼品牌標,只有工廠標)商品褲子,就算加上10美元的運費和245%的稅收,到美國消費者手裏也就27美元。」岑小姐稱,實際上美國的中間商差價非常大,就算關稅上漲,那些中間商一邊要求工廠降價消化關稅,一邊還在漲價在美國售賣。普通商品都如此,奢侈品更是暴利,美國消費者一旦知道真相,就會想法繞開中間商,直接購買中國工廠的源頭商品。

關稅大棒先「打傷」美國消費者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敦煌網首頁推薦位置看到,一款當紅的訓練鞋,沒有品牌logo的,網上售價87美元;若加上logo,該款訓練鞋在美國當地售價高達900美元。從評價來看,來自美國地區的消費者清一色的給出5星好評。儘管評論裏有人表示,運輸有點漫長,花了3周時間,但收到貨後十分滿意。「質量讓我非常驚艷,絕對值得等待」;「質量很好,和原設計一致」;「太棒了,買對了!」顯然,中國製造源頭直銷讓美國消費者着迷。還有商家透露,他們在敦煌網掛出的水晶吊燈,出廠價28美元,美國實體店零售價280美元,而他們現在直接賣58美元還能日銷千件。

敦煌網上美國網友對中國產的鞋子的評論。 網絡截圖

「貨架上的玩具漲價40%,一隻中國產的熊貓玩具漲價到80美元;特斯拉Model 3售價飆升1.2萬美元;就連9.9美元一打的雞蛋也已經算搶購價。」不少美國網友近日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稱美國關稅大棒率先「打傷」的是美國消費者,就連美國中產家庭都開始憂心忡忡。在此背景下,憂慮高關稅推升本地通脹、生活成本上升的美國消費者,發現貨品同是中國製造的產品,在平台購買是物美價廉,於是紛紛湧入中國跨境電商平台搶購。這也再次證明,美國對華加徵巨額關稅,反噬自身的後果陸續湧現。

淘寶海外下載量3天暴漲逾兩倍

除了敦煌網的走紅,淘寶在全球的下載量同樣激增。截至4月17日,據第三方數據機構統計,淘寶已經在16個國家APP下載榜上排名第一,在123個國家排名前十,大量海外消費者湧入淘寶。公開數據顯示,4月12日,淘寶APP海外下載量為104,000,到4月15日,這一數字達到326,000,短短3天時間暴漲222%。其中僅iOS平台,北美地區下載量3日增長了483%,歐洲則增長了439%。

圖為工作人員在上海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運輸跨境電商貨物。 資料圖片

美國社交媒體上,「How to order taobao in USA」成為熱搜,不少淘寶商家也感受到了這波「潑天的流量」,服飾行業、3C數碼行業的部分店舖訪問量暴漲1,000%。在Tik Tok上,越來越多的美國時尚博主開始分享他們的「淘寶購物戰利品」,掀起了一股「中國製造」的熱潮。從oversize衛衣、潮流運動褲、復古皮鞋,到設計感十足的配飾,這些博主展示的商品不僅款式新穎、質量上乘,價格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相比美國本土的零售價,淘寶上的同類產品往往便宜80%至90%。

美國時尚博主在分享淘寶買到的戰利品。 網絡截圖

視頻下方,滿屏的驚嘆表情和「Made in China」的評論刷爆了留言區,消費者們紛紛感嘆:中國產品的超高性價比已經無人能敵!還有美國網友在評論區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加徵的關稅並沒有讓我們放棄中國產品,反而讓我們學會了繞過高價的中間商!」的確,關稅壁壘並未削弱中國商品的吸引力,反而促使消費者轉向直購渠道,追求更高的性價比。

中國代工巨頭紛下場做電商

隨着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和國內消費市場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代工巨頭正從幕後走向台前,紛紛下場自建電商平台和品牌,打開自產自銷的大門。

時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勇在集團官方視頻號裏喊話要發展國貨品牌。 網絡截圖

「這些美國品牌居然讓我們降價60%,來消化他們加關稅的成本,我不會出(貨)給他們的。」這是時代集團近日在官方視頻號裏,由時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勇透露出的關稅戰下外貿廠商的處境。面對美國品牌要求降價的「霸王條款」,何勇表示果斷拒絕,寧願銷毀庫存也不妥協。

發起「國貨回家」倡議

據介紹,時代集團為全球80%的奢侈品牌提供代工服務,其美線訂單年產值超1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總銷售額的22%。然而,高關稅讓美線訂單幾乎清零。「前兩年20%至30%的關稅尚能咬牙堅持,但到了145%的稅率時,就讓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戰略方向。」何勇發起「國貨回家」的倡議,將原本出口美國的產品轉為內銷,致力於打造自主國貨品牌。他表示對中國製造完全有信心,並在視頻裏喊話:「當紐約第五大道櫥窗空置,當美國貴婦買不到奢侈品時,就是我們吹響反攻號角的開始!」

時代集團對內銷和自建品牌的信心,源於其成功轉型直播電商的戰略布局。作為傳統製造業成功轉型的標杆,時代集團的發展史令人矚目:從80年代深圳蔡屋圍的手袋作坊起家,到2011年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再到2023年斥資1.5億元打造電商直播中心,這家代工巨頭已從佔據全球5%奢侈品代工市場份額,轉型成為自主品牌驅動的企業。如今,其品牌TUSCAN'S 2023年實現10.6億元銷售額,其中直播電商貢獻率高達97%。2025年開年,集團更創下18天內通過直播電商完成5,600萬元銷售額的紀錄,展現了中國製造向新零售強勢邁進的無限潛力。

依託電商平台做品牌推廣

除了大集團的轉型,很多小型代工廠也在積極摸索轉型電商道路。曾做了15年外貿代工廠的襯衫老羅創始人羅鑫華,如今在抖音的旗艦店賬號擁有200多萬粉絲。羅鑫華很早就意識到,貼牌代工模式下,工廠所分攤的利潤微薄,難以支撐長期發展。在訂單縮減後,他索性帶領工廠轉型電商,創立自有品牌「襯衫老羅」。羅鑫華敏銳捕捉到源頭工廠研發能力強但缺乏品牌推廣的痛點,2020年選擇抖音電商平台作為突破口,主攻商務襯衫銷售。憑借8個月的精細運營,品牌客單價翻倍。

由此可見,只要產品質量過硬,代工廠轉型電商、創立品牌內銷均是突圍之道。在關稅戰中,一批優質的中國製造、中國品牌也能擺脫貼牌代工束縛,在內銷市場開闢新增長點。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