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有關長沙新消費「五小虎」的報道在網絡刷屏,也引發官方與民間等各方熱議。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書記吳桂英近日上京拜訪商務部,提出將「持續深挖內需潛力,釋放消費增長動能」,究其實質,應是在為新消費振興找尋新機遇,尋求新支持。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今年1月,長沙市發布《長沙市提振消費十大行動方案》,都是在為振興新消費布局、謀勢及給力。
那麼,新消費到底該如何持續發力,繼續提升並取得實效?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座城市二十多年的市民(自然也是消費者),筆者有一些膚淺的建議,完全是一家之言,權當拋磚引玉吧。
——新需求:從「性價比」到「心價比」
有人說,「年輕人的新消費,正在呈現從『性價比』到『心價比』的新趨勢。」是的,要提升新消費,需要靜下心來研究、摸準各年齡群體的新需求。
譬如,年輕人特別是「Z世代」,喜歡買「穀子」(Goods)、二次元看展、開盲盒、養寵物,他們更重視情緒消費。資料顯示,18至34歲是情緒消費主力,該群體多為90後、00後、獨生子女,更關注自我。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體,如果條件允許,除了住房、車輛及家電等的升級,還有各種場景與朋友圈的社交需求,更重要的是健康投資與體重管理等需求。
至於退休後相對「時間更寬裕、手上有銀子」的老年人群體,不少人也愛上了買買買,從基礎的健康養生、養老服務,到文化娛樂、旅遊休閒,再到智能化的生活設備,尤其是,他們中一些人改變了消費觀念,從「守緊錢袋子」變為「花錢買舒適」「花錢買稱心」。
——新供給:從「內容消費」到「體驗消費」
很多時候,不是人們不願意消費,而是可選擇的太少。新供給除了體現在內容產品新,譬如,餐飲消費、文旅體育消費、購物消費、健康養老及託育消費……處處有空間、賣點與增長點,還體現在消費體驗新,如今我們都注重個性化、特色化、智能化的多層次融合的消費體驗。
在今年3月17日國新辦主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表示,「將重點圍繞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新型消費和消費場景四個方面,開展擴消費四大工程」。毋庸置疑,這裏面值得琢磨與挖掘的方向,就有不少。
當下,新供給的一個重要領域是「演唱會經濟」,從周杰倫四場演唱會拉動文旅消費超5億元,到李榮浩、張傑等歌手演出帶動外賣訂單激增,「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經濟不僅體現在門票收入上,還包括餐飲、住宿、交通、購物等周邊消費,往往成為城市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
在經濟與消費領域,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創造(新)需求。譬如,曾經被掛上熱搜的「一米長冰糖葫蘆」,由鳴鳴很忙打造的大零食主題店「零食很大」等等,則是創造新供給的成功範例。
——新場景:從「物理空間」到「虛實共生」
隨着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購買、體驗與即時分享是不少人消費的重要追求,於是,「上了美食,朋友圈先吃」、特種兵式打卡旅遊流行……如此種種,大家消費的其實是場景。顧名思義,消費場景指的是消費者消費或需求的場合與情景的結合,是業態、產品、服務和環境要素等立體化的集成。
文和友、瀏陽的(焰火)天空劇院、貴州的「村BA」,還有長沙新開通的雙層旅遊大巴等,無不是打造場景,勝在場景。基於此,筆者建議,僅就文旅業來說,不妨如此構造新場景,「涵蓋街區、景區、商業中心、園區以及餐飲、文化演藝、非遺等物理新空間,同時利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打造消費虛擬空間,實現現實與虛擬、線上與線下相融合,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智能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
當然,消費者的胃口與偏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那麼,場景自然需要不斷升級。
——政策「煥新」:從「敢消費」到「樂消費」
長沙其實一直在提供新的、有效的振興新消費政策與刺激。2024年,長沙精心策劃「消費促進年」系列活動,鋪排重點主題促消費活動100場;「福滿星城」購物消費節連續舉辦17屆,持續點燃消費熱情。

今年1月19日,長沙2025「福滿星城·惠滿新春」消費季活動啟動,一個多月時間裏,商務部門聯合銀行、平台、商家等發放3.09億元消費券,實實在在地利民惠民。3月21日舉行的2025年長沙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會議則明確,今年長沙將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還將全力推進提振消費十大專項行動,穩定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擴大住宿餐飲、家政等服務消費,積極培育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
值得期待的是,2025年,長沙將創新打造「長沙十二時辰」消費IP,策劃6大主題場景,辦好「央視國潮暨夜經濟活力指數發布」「2025福布斯中國新零售產業創新與投融資系列活動」等十大標杆活動。
說一千道一萬,振興新消費還得老百姓口袋裏有錢。所以,如何提高百姓收入水平,以及適應經濟增長、人口結構的轉變等新形勢,降低新消費的技術門檻,強化新消費增長動力,都是值得認真研究、考量的重要因素吧。(來源:長沙晚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