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學生在蘋果地里進行研學。(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李陽波、張仕珍 白水報道)「2015年以來,我們陸續種植了瑞雪、瑞陽、瑞香紅等新優品種,與以往的國外品種相比,品質更好,銷量更高,我們的收入也大大提升。」看着不遠處果園裏正在發芽的蘋果樹,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秋林蘋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秋芳的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開心的笑容。「看這長勢,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三瑞』蘋果確實牛。」

白水縣秋林蘋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秋芳表示,種植「三瑞」蘋果讓農民收入增加了不少。(記者張仕珍 攝)

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是全球公認的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素有「中國蘋果之鄉」美譽。這裏出產的蘋果以肉美色艷、 酸甜適中、 香脆可口而馳名中外。作為中國自主蘋果品牌「瑞雪」「瑞陽」和「瑞香紅」的主產地,近年來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技賦能下,白水縣憑藉200萬噸的蘋果年銷量,搭建起以向全球四季供應鮮食蘋果為主,兼具新品研發、規模種植、流通運輸、精深加工的產業體系,讓超過110億元產值的蘋果全產業鏈成為現實。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試驗站首席專家趙政陽教授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培育出了屬於中國人的蘋果品種。(記者張仕珍 攝)

中國蘋果裝上「中國芯」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但長期以來,產量佔據世界半壁江山的中國蘋果,品種90%都是引進的國外品種,自主品種很少。為了改變以前以外引品種為主的局面,2005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白水縣建立了國內首個專業性蘋果試驗站,冀為中國蘋果產業的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科技服務。「20多年來,我們通過不斷的努力,培育出了屬於中國人的蘋果品種,民族自信心也進一步增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試驗站首席專家趙政陽教授介紹,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三個品種就是瑞雪、瑞陽、瑞香紅。

「三瑞」蘋果因口感品質佳而廣受消費者青睞。(記者張仕珍 攝)

趙政陽告訴記者,中國是蘋果消費大國,隨着人們對水果的消費走向多元化,這些新品種的培育進一步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同時,通過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新的栽培模式和經營模式,種蘋果的老百姓也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我們的願景就是讓更多中國老百姓種上自己培育的好品種致富,同時希望更多中國消費者吃上中國的好蘋果。」

據了解,目前陝西、甘肅、山西、河南、新疆、四川、雲南等地都在陸續推廣「三瑞」蘋果,「保守估計,目前全國的種植面積已達60萬畝,未來兩三年預計推廣面積將達到100萬畝。」趙政陽說,與此同時,「三瑞」蘋果目前也已成功打開了海內外市場,獲得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趙政陽教授(左一)在果園裏進行指導。(受訪者供圖)

白水示範田變「萬元田」

近水樓台先得月。隨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試驗站在白水縣成立,白水縣的農民也積極跟隨西農專家的腳步,在蘋果新品種種植上先行先試。「我們用五新理念發展現代蘋果產業,在白水做示範,提出了『萬元田』的概念。」趙政陽介紹,就是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加上新的栽培模式和經營模式變革,讓老百姓一畝地的純收入能達到一萬多元錢。「我們想讓大家看到科技的力量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價值。」

白水蘋果已實現規模化種植。(受訪者供圖)

林秋芳便是首批種植「三瑞」蘋果的白水農民,如今,她的合作社主要從事蘋果苗木種植與銷售,品種有瑞陽、瑞雪、富士等,年營業額達272萬元。林秋芳告訴記者,合作社一直堅持科技引領,實現了蘋果種植的科學化管理新目標,每畝蘋果可增產1.5萬元左右。同時,他們培育「三瑞」系列蘋果苗,在白水縣推廣9000餘畝,輻射帶動了周邊縣區栽植40000餘畝。

同樣在種植「三瑞」蘋果中受益的還有白水縣新農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焦鋒告訴記者,他們主要栽植的就是瑞陽、瑞雪、瑞香紅等新品種,產品非常受市場歡迎。「我們還組建了專門的品牌運營團隊,建設了白水首家鮮果配送中心及線下實體蘋果體驗店,開展直接對外的線上線下蘋果銷售業務。」焦鋒說,未來公司將不斷拓寬蘋果銷售渠道,並積極探索蘋果休閒觀光旅遊新模式,希望為白水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白水縣潤泉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存介紹,他們公司的產品已出口至多個國家。(記者張仕珍 攝)

此外,依託白水縣蘋果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潤泉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也已將產品出口到了泰國、越南、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斯里蘭卡、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及地區,近年來公司鮮果出口排名連續多年穩居陝西省水果出口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