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帥)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科技創新成為國際競爭主戰場。3月1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林至頴對香港文匯網指出,港澳與廣東在產業鏈互補性、制度銜接性、資源協同性上具備獨特優勢,但在協同機制、要素流動、平台能級等方面仍存在瓶頸,建議統籌港澳與廣東深化產業鏈供應鏈「雙鏈」協同合作,以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為戰略支點,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世界級經濟增長極。
林至頴表示,全球供應鏈呈現區域化、短鏈化趨勢,美歐推動「供應鏈回流」,東南亞新興製造業分流壓力加劇。大灣區需依託港澳國際化優勢和廣東製造基礎,構建「自主可控+開放合作」的供應鏈體系。中央部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旨在通過差異化定位破解協同壁壘,如橫琴服務澳門多元發展、前海聚焦現代服務業、南沙擴大對外開放、河套強化科技創新。深化四大平台建設,可推動大灣區從「要素聚合」向「功能集成」升級。
他建議,要設立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統籌委員會,統籌四大平台功能互補。同時,強化創新驅動,打造「基礎研究+產業轉化」雙引擎。整合廣州公共資源採購平台、深圳跨境電商樞紐功能,構建覆蓋研發、物流、金融的「產業雲」,打造大灣區供應鏈數智中樞。以廣深港、珠澳極點為軸心,布局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跨境產業集群,推動東莞與香港共建「先進製造飛地」,探索「香港研發+東莞製造+澳門銷售」模式,共建跨境產業合作走廊。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