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英國政府去年10月公布預算案,宣布從今年4月開始大幅增加企業稅。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最新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英國企業僱主憂慮加稅引致經營成本上升,計劃在加稅前進行裁員,相關數據加劇對英國就業市場急劇下滑的擔憂。
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CIPD)的調查發現,五分之二的僱主預計,去年10月預算案宣布的國民保險繳費增加,將會大幅增加他們的成本,最低工資上漲和更高的商業稅(俗稱地稅)亦將給僱主們帶來打擊。
此外,接受調查的僱主中有25%計劃裁員,達到2014年以來除了新冠疫情期間的最高水平,有16%計劃在截至3月份的3個月內減少員工總數,高於上一季度的11%。
僱主信心度10年來最顯著下降
在預計員工成本將會增加的僱主中,三分之一計劃透過裁員或減少招聘,以減少員工總數,四分之一計劃削減加班時長和獎金,五分之一計劃降低基本工資和削減培訓,還有四分之一將縮減投資或擴張計劃。CIPD負責人切塞表示,調查顯示僱主信心出現過去10年間最顯著的下降,受影響最大的是零售和接待等與日常經濟相關的行業,這些行業僱用了大量員工。
另一項由英國小型企業聯合會(FSB)進行的調查亦顯示,小型企業的信心創新低,四分之一預計他們會在今年頭3個月內收縮業務。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凱瑟琳·曼警告,預算案增稅可能導致勞工市場突然出現疲軟,並指出過去6個月內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陷入停滯。
CIPD的調查亦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在最受稅收變化影響的低收入行業,僱主計劃大幅減少員工,而在其他行業中,技術人才短缺仍十分普遍。在零售、接待和休閒行業中,預計將減少員工數量的僱主比例增長最迅速,運輸和倉儲行業亦有同樣情況。
料建築業加快轉向自動化
儘管政府宣布大型基礎設施和住宅建造計劃,建築行業中有一成僱主亦預計將減少員工。但由於許多建築公司發現難以填補空缺,因此該行業的僱主更可能轉向自動化,而非在員工成本上漲時裁員。CIPD勞工市場資深經濟學家考克特表示,削減投資和培訓將會尤其困擾,因可能會帶來更長遠的影響,造成技能缺口,令英國的投資吸引力下降。
英智庫:貧困家庭市政稅負擔不斷上升
自英格蘭多個地方議會宣布破產,繼而大幅提高市政稅(council tax)後,英國市政稅制度引起公眾關注。據當地智庫「決議基金會」的最新研究顯示,英國貧困家庭繳納的市政稅佔收入比例不斷擴大,負擔日益沉重。
該基金會指出,在2020至2021財年,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及北愛爾蘭最貧困的五分之一家庭,繳納的市政稅或住戶稅佔其收入4.8%,遠高於2002至2003財年的2.9%。
決議基金強調,市政稅具有「累退」性質,即貧困家庭需要較富裕家庭繳納更大比例的收入,指出市政稅改革失敗導致情況日益惡化,目前貧困家庭需繳納的市政稅佔收入比例,是富裕家庭的逾3倍,最貧困的五分之一家庭繳納的市政稅佔收入比例為4.8%,最富裕的五分之一家庭則為1.5%。市政稅份額上升的原因之一,是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在2013年取消涉市政稅補助,以及逐步取消部分地區的退稅政策。
英倫銀行削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專家:英或陷滯脹
英倫銀行本月較早時宣布減息,並將英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至0.75%,警告當地家庭將承受巨大物價壓力。有專家警告,英國經濟可能出現「滯脹」。
英倫銀行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由原本去年11月時估計的1.5%,顯著下調至僅0.75%。英倫銀行表明,降低增長預期反映英國去年10月公布預算案後,商業與消費者情緒脆弱,以及經濟活動接近停滯不前。
英倫銀行行長貝利稱,英國經濟疲弱意味央行應在減息上採取更循序漸進及謹慎方式,即使面臨短期通脹壓力,亦應優先保障經濟,他指通脹下降情況未來或有起伏。英倫銀行預計,英國通脹在家庭能源價格、水費及巴士費上升後,於今年夏天將升至3.7%水平,遠高於央行的2%目標。
有分析師認為,英倫銀行最新公布的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代表英國正走向滯脹,即通脹高企但經濟增長疲弱。該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哈斯克爾指出,未來情況或不太樂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