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 25周年導演特別版定檔情人節。受訪者供圖
●王家衛期待收攬「AI新觀眾」。澤東電影供圖
●王家衛與AI對談《花樣年華》。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若璋 廣州報道)由王家衛執導,張曼玉、梁朝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25周年導演特別版官宣定檔2月14日情人節。此次在AI的東風下,看王家衛如何再次贏得年輕新觀眾,以及有哪些「解密」?答案就在10日發布的「王家衛與AI對談」裏。王家衛透露今次電影加長版更接近原意,並強調《花樣年華》講的是秘密而不是關於出軌,希望將蘇麗珍塑造為獨立女性。

《花樣年華》出生於2000年11月23日,即將和觀眾見面的「史上最長版本」究竟藏有哪些秘密?25周年導演特別版是經典重溫還是炒冷飯?這個疑問,也借助一個擬定與電影同齡的AI女觀眾向王家衛提問。

「在2025年的視角下,你如何看待《花樣年華》對當代觀眾的意義?」王家衛稱,電影是寫給時間的一封信,在不同的時候會念出不同的味道。同時,他也很好奇今天的觀眾看到這個版本會有什麼感受?

AI給出的自述是,「在25歲正好是進入情感與生命意義探索最深的年紀。25年來,《花樣年華》所營造的愛情氛圍和情緒牽扯着觀眾的情感解讀。」不少觀眾認為《花樣年華》是情侶必打卡的愛情電影,即使這部片子講述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故事,但是那份愛情中的心動與繾綣永不過時。

選擇在25周年推出《花樣年華》最長版本,觀眾對於「不止98分鐘」的加長版本究竟多了哪些內容好奇不已。這次加長版讓觀眾有機會可以看到一個更接近原來想法的版本,至於能否令現在的年輕人繼續在《花樣年華》中找到共鳴?王家衛信心滿滿地說,這個版本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的興趣點,因為除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們還可以在2000年看到另外一對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故事。他強調,此次25周年特別版只會在影院渠道上映,還特意安排了影院最好的播放廳,觀眾可以在影院感受Imax 、杜比影院 、cinity「震撼」的視聽效果,希望讓電影回歸影院。

AI質疑旗袍束縛蘇麗珍

很多影迷對電影中張曼玉身着旗袍的風華絕代一直津津樂道。對於旗袍的討論,AI也給出當下年輕人的質疑:旗袍於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而言是束縛還是保護?在王家衛看來,人有兩次生命,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一次是活給自己的。張曼玉戲裏的一身旗袍,是她的體面,也是她的保護色,將好奇心慢慢打開。

王家衛稱《花樣年華》從來不是一個關於出軌的故事,講的是秘密。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在當時那麼保守的環境下面,這對男女如何去守住他們說不出口的秘密,他們甚至把自己想像成對方的另外一半,試圖用角色扮演去了解他們是怎麼開始的。

「蘇麗珍回歸家庭,在很多年之後跟周慕雲在吳哥窟重逢,但在首映之前,我還是把這場戲刪掉了,因為我希望她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女性,走得更遠。」王家衛期待借助這次25周年特別版的放映以及訪談,和觀眾來一次「解密」交流。他也好奇提問AI,是否看過《花樣年華》?王家衛希望,在未來AI可以像一個觀眾一樣看到這部電影。

DeepSeek提醒勿「過度消費情懷」

香港文匯報記者也留意到,目前電影分為國語版、粵語版在內地上映,內地不少省市的資深影迷在社交平台留言稱,內地的粵語版排片較為有限,希望能擴大排片。香港文匯報記者也請DeepSeek為《花樣年華》25周年特別版預測票房,它給出的票房樂觀預測為3億元(人民幣,下同),保守預期為1.5億元。在類似的經典重映案例中,《鐵達尼號》3D版內地票房破10億元,《大話西遊》重映票房超2億元,說明情懷與技術結合可以激發市場潛力,但也有《功夫之王》等重映票房慘淡的教訓在前,也需避免「過度消費情懷」。最後它也總結,《花樣年華》25周年特別版有望成今年文藝片的亮點,但需要在排片、營銷與觀眾情感共鳴等找到平衡點。還進一步建議通過「限量場次」「主題影展」提升影片附加價值,甚至結合《繁花》聯動「王家衛親剪」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