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簡稱《條例》)21日正式對外發布,2月28日正式施行,廣州成為繼深圳後粵港澳大灣區內第二個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壯大的城市。《條例》在空域管理、基礎設施、飛行服務、產業發展、應用場景等方面,從法律方面解決低空飛行「在哪飛,向哪飛,怎麼飛」問題。與其他城市相比,廣州發布的《條例》更為系統和具體,並首創探索低空飛行事故處置流程。大灣區合作成為其中亮點,《條例》明確,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在產業合作、場景開放、城際出行、飛行保障進行定期溝通協作,在應用場景方面推進跨境載人航線運營,促大灣區跨境飛行新業態發展。《條例》提到,推動大灣區跨境低空出行,打造低空旅遊網。

此次《條例》,針對低空經濟發展初期面臨的政府部門職責不清、飛行申辦程序複雜、基礎配套設施薄弱、應用場景不夠豐富等新問題,在飛行空域、基礎設施、飛行保障、產業發展、應用場景等關鍵環節作出針對性規定,以暢通渠道,消除障礙。
為保障低空飛行器能夠「飛起來」,《條例》在基礎設施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廣州空港委聯動市、區兩級部門,統籌推進低空飛行起降、貨物裝卸、乘客候乘、航空器存放、能源補充、維修保養等地面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而交通運輸、港務等部門推動交通站場、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商業中心等建設地面配套基礎設施。

支持企業開展低空觀光旅遊
應用是發展低空經濟的最終環節。根據《條例》,廣州將圍繞物流配送、載人運輸、旅遊消費、應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領域打造示範應用場景。為推動低空飛行與文旅、農業、政務融合,支持企業開展低空觀光旅遊、低空飛行表演與培訓、低空賽事、低空運動等活動;推動無人駕駛航空器在農業監測、自然資源調查和測繪、環境監測、警務活動、交通疏導、氣象監測、城市管理等場景的應用。
廣州首次明確了發生低空飛行異常和安全事故後的法定處置流程。低空飛行發生異常情況時,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即處置並報告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發生低空飛行安全事故的,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應當立即報告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民用航空管理部門、消防救援機構和公安機關,並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救援。
引導國有資本等參與產業投資
大灣區低空經濟融合,是《條例》的一大亮點。當中明確,市政府應當建立區域協調、定期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在產業合作、場景開放、城際出行、飛行保障等領域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溝通協作。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場景上,統籌推進市內、城際、跨境等載人運輸航線的運營,推動發展交通聯程接駁、空中通勤、商務出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飛行等低空出行新業態。
在「產業發展」章節,《條例》注重以市場化手段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其中明確,市、區兩級政府應當統籌安排資金支持低空經濟產業創新活動,引導政府投資基金、國有資本、社會資本等參與低空經濟產業投資。《條例》提出,市政府和相關區政府應當制定政策措施推動低空經濟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圍繞整機製造、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軟件、檢驗檢測等產業開展精準招商,引進、培育、壯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符合條件的產業園區按照規定給予用地、資金、人才等政策支持。
穗港合作共研低空飛行器技術
《條例》明確了低空經濟大灣區協作以及市場化推進發展,對於香港業界來說,無疑是機遇。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從《條例》中可以看到,穗港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合作機遇是多方面的。在生產環節,如同港深在大疆上的合作一樣,對低空飛行器的技術,香港高校和其他科技平台可以參與交流合作。在應用場景方面,香港可以根據本地條件,有所選擇地推動無人機、直升機、飛行汽車等的應用落地,讓香港市民和企業享受未來產業帶來的成就。在標準規範方面,《條例》並沒有給「低空經濟」一個明確定義,因此,對空域的管理,穗港可以攜手,參考國際慣例尤其是美國對民用飛行器管理的經驗,合作參與制定相關標準和規範。

建市級綜合平台統一管理服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廣州此次出台的《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全面調動廣州政府資源,除了空管委、工信、交通、規劃、公安、氣象等部門,其他政府職能部門也幾乎全員納入分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力度非常大。
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看得見、摸得着、管得住」是低空飛行的關鍵。此前,業界對於統一的管控和服務憑條的建設,呼聲很高。廣州此次《條例》明確,組織建設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並與省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互聯互通。該平台涵蓋七大功能,包括收集及分析飛行活動、公布基礎設施運行情況信息、低空應急救援報告處置、制定飛行運營平台的接入標準等。
對於該平台,《條例》還明確,廣州市各機關、企業、行業組織等建設運行的低空飛行運營平台,應當符合標準要求並接入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確保接入平台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
帶動低空空管系統建設
廣東此次在《條例》明確低空飛行活動的管理流程,且有一定的靈活性。其中,符合國家有關低空飛行申請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向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提出申請;在適飛空域開展低空飛行活動依法無需提出申請的,只需要在該平台報備實名登記即可。
從全國層面看,低空經濟發展正在帶動各地低空空管系統建設。中信建投證券21日發布報道稱,2024年南京市、無錫市、蘇州市陸續組建市級低空飛行服務中心。2024年8月初,深圳市正式啟用本市低空運行管理中心。廣州此次也提出要組建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
低空經濟對空管技術提出新要求。傳統高空空管是一套以固定航路為基礎的管理體系,但固定航路難以適應低空飛行器規模化運營。像地面交通活動一樣,低空飛行器需要根據擁堵以及突發情況,變換飛行航路。這意味着,監管方需要引入新技術,解決航路規劃問題。業內預測,2027年低空空管市場規模達200億元人民幣。
【特稿】法律保障加速應用場景落地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小鵬匯天是亞洲最大規模的飛行汽車公司,其研發中心、飛行試飛基地位於廣州。小鵬匯天副總裁仇明全表示,《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即將施行,這為小鵬匯天等低空經濟企業帶來了法律框架支持、優化的空域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應用場景拓展、技術創新激勵、資本投入保障以及人才引進與培養等多方面的利好。
「立法期間,相關政府部門多次來到小鵬匯天進行調研,也與我們保持密切溝通,法規內容呈現了很多行業痛點的方向指引。」仇明全表示,他還看到法規草案中提到的空中交通應用場景直接關聯到了企業的核心產品,感受到了鼓舞。接下來,企業更有信心去聯合相關行業合作夥伴,快速推動飛行汽車的應用落地,共同構建繁榮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
在傳統產業佔比高、產業升級轉型亟待提速的背景下,廣州大力支持低空經濟發展。最新數據顯示,廣州擁有300多家低空經濟相關企業、69家核心企業,形成完整的低空經濟產業鏈條。權威報告顯示,廣州已位列中國低空經濟企業資源集聚TOP50城市第二位,去年先後出台《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不到一年時間,又以立法形式保障和支持低空經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