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周一(1月20日)距離卸任前不到4小時,突然宣布對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曾任白宮防疫顧問的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前所長福奇,以及調查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的委員會成員頒布赦免令,他表示此舉旨在避免這些人士遭特朗普新政府報復。

特朗普曾毫不掩飾他想要報復其首個任期的批評者,因此之前有媒體報道拜登打算先發制人,趁他離職前利用他的憲法權利頒布預先赦免,縱使是對尚未被指控犯罪的人也有其效力。

拜登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國家每天都依賴於那些敬業、無私的公職人員。他們是我們民主的命脈,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公職人員因忠誠履行職責而受到持續的威脅和恐嚇。」拜登指出頒布赦免不應被誤解為承認任何人有任何不當行為,也不應將接受赦免誤解為承認有任何罪行,表示國家對這些公職人員的無私奉獻心存感激。

回顧拜登4年任期,《衛報》等英美傳媒分析,拜登在任內致力提振美國經濟、改善與盟友關係,應對眾多全球挑戰。然而在拜登任內,美國通脹高企、民眾不滿情緒日增。就任之初被視作過渡人物的拜登,也被指宣布退選時為時已晚,反而變相為特朗普捲土重來鋪路。

拜登任內面對新冠疫情和供應鏈受阻衝擊,他主持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與科學法案》,設法降低醫療成本、改革稅收政策、投資清潔能源,令美國經濟逐步恢復。然而拜登延續甚至加強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和貿易政策,攀升的通脹在拜登任內達到40年最高位,物價飛漲導致民怨沸騰。

拜登於2021年4月宣布美軍撤出阿富汗,結束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在期間耗費無數人力與資源,卻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在俄烏衝突和本輪巴以衝突中,拜登政府盲撐烏克蘭與以色列,多次向兩國批出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軍援,愈發引起民眾憤怒情緒。在任期尾聲之際,拜登不顧先前承諾、選擇特赦被裁定罪成的兒子亨特,他的民望隨之再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