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夏微 上海報道)作為一名參與國產大飛機C919的報道已經有十年之久的記者,我終於在2025年的第一天,第一次以乘客的身份登上了這款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種大型客機,而且見證了它圓滿執行第一次滬港地區航線。要說不期待不激動那絕對是假的,為了能夠進行這次的跟機採訪,原本還在外地休假的我直接退了酒店,改了行程衝回上海待命。而實際乘坐體驗後,我只想說,不虛此行,登機參觀過再多遍,數據了解得再詳細,都不如實際乘坐給人帶來的震撼大——咱們的國產大飛機真的是太寬敞,太舒適了。
作為一個並不瘦的高個子女生,在裏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的冬天能夠感覺飛機坐着寬敞,就足以說明問題。以往登機後,在客艙走廊行走尋找座位時,背在身側的小包總是顯得有些礙事,難免走着走着就轉變成了側身挪動。可這一次,直到抱着裝滿設備的背包坐在座位上,都沒有發生過擦碰。以往從靠近走廊的位子上站起來總要歪着脖子,以防頭碰到行李架。可這一次卻在取放背包多次後才意識到,自己始終是站直的,不用彎膝蓋,不用歪脖子,可舒服了。以往坐在座位上不消多時,膝蓋就會因為頂着前排座椅感到難受,想要伸伸腿緩解下疲勞。可這一次,座椅前方的小袋子裏塞上了話筒和未來得及吃的食品,鼓鼓的,膝蓋卻都沒碰到,甚至在好奇心的趨勢下,還翹起二郎腿試了試都不成問題。至於安全出口的座位間距那就更寬了。

坐過飛機的都知道,飛行時最尷尬的時刻莫過於想要去洗手間卻被餐車堵了路,這在C919上可不是問題,錯個車,過個人輕輕鬆鬆。除了寬敞,C919的一些細節設置也是進一步增加了舒適度。比如塑封包裝的毛毯,乾淨衞生,讓人用得放心。比如不僅可以左右調節,還可以上下調整高度的靠枕,直接讓便攜式的充氣頸枕「原地下崗」。比如,扣式小桌板的設計,終於不用為了收齊小桌板而給前排乘客「推背」了……C919給第一次乘坐它的我帶來的驚喜太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