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中央公園,一名露宿者睡在長凳上。 網上圖片

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周五(12月27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全美今年有多達77.1萬人流離失所,按年增幅達18%,人數創下新高,相當於全美每一萬人當中,就有23人是露宿者。報告認為美國樓價和租金攀升、疫情紓困補貼減少、薪酬漲幅無法追上通脹,移民問題加劇,都令流離失所人數見增。

報告對流離失所定義為沒有固定或永久住址,他們往往住在庇護所或臨時住宅,還有人睡在車內或天橋底下的帳篷中。報告指一家大小無家可歸的情況按年增幅達39%,約為25.9萬人,是該部門自2007年收集數據以來的最大數字。未滿18歲的未成年露宿者人數亦有近15萬人,按年增加33%。

全美低收入人士住宅聯盟統計顯示,美國今年1月的租金中位數,較2021年同期上漲20%。美國天災頻發,東南部州份屢受颶風侵襲,夏威夷毛伊島去年發生山火,都導致大量房屋損毀,許多人失去容身之所。包括紐約、芝加哥和丹佛等城市,今年收緊難民庇護政策,庇護所收容人數減少,露宿者人數卻見增。

多名關注露宿者情況的專家批評,統計嚴重低估實際露宿者人數。西雅圖大學法學教授、露宿者權益倡導計劃主任蘭金表示,「當人們流落街頭,他們的健康狀況往往會迅速惡化。相較於增設庇護設施,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平價住宅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