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至右)「金牛女孩Taurus」馮諾妍、劉樂悠和梁釨芊已經收穫大量「粉絲」。 香港文匯報記者葉詩敏 攝
●女孩們均希望透過賣力演出令觀眾更投入賽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葉詩敏 攝
●現場應援十分考驗啦啦隊的應變能力。 「金牛女孩Taurus」經理人供圖
●啦啦隊表演可能只有數分鐘,但背後卻要付出大量汗水和時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葉詩敏 攝

去年香港體壇出現了一股應援風,港超聯及NBL籃球聯賽在有「樂天女孩」表演的場次均一票難求。應屆NBL籃球聯賽冠軍香港金牛,今季除在場內邀得數名星級外援加盟,於場外亦有新搞作,成立了香港首支職業球隊啦啦隊「金牛女孩Taurus」。在韓國及中國台灣等地方,「啦啦隊」並非體育賽事的附屬品,而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甚至是能帶來龐大經濟效益的產業,「金牛女孩Taurus」雖然成立只有大半年,不過已經收穫大量「粉絲」,15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女孩卻有着共同目標,希望透過賣力演出令觀眾更投入賽事,亦讓更多人認識到香港金牛這支本地球隊,開拓出具香港特色的體育應援文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發兒

雖然進行的是錄音訪問,不過悠悠(劉樂悠)卻拋出一句典型的影片訪問開場白「Hello大家好我係Taurus嘅悠悠」,流暢的對答和輕鬆自若的表情管理,甚有專業表演者的風範。難以想像她在半年前只是一位等待放榜、對前途感到迷茫的DSE考生,她表示:「嗰時即將畢業,同朋友煩緊返咩工,自己有提過其實外地啦啦隊好正,但香港冇,所以朋友見到金牛啦啦隊選拔就即刻通知我,自己都無多諗就報咗名。」

雖然嘴上說「煩緊返咩工」「無多諗就報名」,但悠悠做出這個選擇,並非一時衝動,也不只當啦啦隊是一份工作,背後為的是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大家帶來快樂!「我係好願意為此去發電。」

快樂其實好簡單,這是經常聽到的一句說話,不過要成為啦啦隊隊員帶給別人快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通過海選就已經要使出渾身解數,尤其悠悠只得兩星期時間去準備,「DSE前兩星期,就極速去準備,都覺得無時間再去編新一隻舞,所以用返之前學過嘅舞,執返好睇咗先再去跳。」

過了表演的那一關,還有一個一分鐘發問環節,看似簡單但這也是悠悠想得最久的一部分:「有個環節係(一分鐘發問)落咗心機諗咗好耐,無音樂,唔可以跳舞,跟住我就講吓想加入嘅原因。」沒有花巧的東西,去到那一刻只將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展現給評判。

為完美表演 苦練至凌晨

排除萬難,終於能夠成為「金牛女孩」的一分子,等待着悠悠的是更加艱苦的訓練,「晚上10時先開始練舞,大約凌晨1時才結束,練舞後要開會的話可能要凌晨2時才完結。」在比賽中啦啦隊的表演可能只有短短數分鐘,不過背後卻要付出大量汗水和時間。

悠悠指每次練習都要花大約3小時,主要都是集中在舞蹈方面:「一定是練習跳舞為主,如果需要開會,都是留待練習後大家再討論。」即使悠悠有跳舞的底蘊,但不代表練習是一件容易的事,全因要考驗應變能力,「同一隻舞,但可能每次出席的成員也不同,每次你旁邊的舞伴不同,走位變相也會不一樣,要用多一些記憶力去記舞的順序及企位。」晚上練習,凌晨結束,作息時間難免被打亂,而且每位隊員都來自不同背景,如何互相協調也是團隊精神之一,「有些成員平時除了啦啦隊還有兼顧其他東西,我可以調節自己睡眠時間,其他成員比較辛苦,因為要齊人先可以練習。」

不過當努力化為成果,一切付出都變為值得,出道不足半年已累積到一定人氣,這班「金牛女孩」不甘安於現狀,希望朝更遠大的目標進發,其中Habi(梁釨芊)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感染力,成為場上運動員的最強後盾,將來更希望衝出籃球場,在其他運動及活動為大家打氣加油。而Carrie(馮諾妍)亦不想舞台只局限於修頓場館,「想更多人認識我們,有更多除了NBL聯賽的表演機會。」至於悠悠則希望藉啦啦隊表演令更多人認識香港運動員:「啦啦隊除了打氣之外,就是要令更多人認識運動員,都是一種宣傳方法,不同運動種類的啦啦隊表演嘅風格都會不同,希望將來具香港特色的啦啦隊文化會變得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