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掌握多種金屬的先進加工精煉技術。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指出,以稀土為例,中國截至2022年稀土產量佔全球約70%,經中國企業加工的稀土佔全球比例達85%,尤其在生產稀土磁鐵等領域明顯領先他國。澳洲亦有專家指出,中國在清潔能源產業所需的鋰礦冶煉技術上擁有優勢,作為主要鋰礦出口國的澳洲應加大與中方合作。

威爾遜中心引述統計顯示,從1950年到2018年10月,中國申請超過2.5萬項稀土相關專利,遠超美國的一萬項。最早開發精煉稀土礦的溶劑萃取技術的美國,卻未有進一步行動,反而是中國工程師不斷完善這項技術,配合豐富的稀土礦資源,佔據全球稀土市場的領先地位。

稀土礦蘊含多種稀有金屬資源,化學成分差異甚微,不會輕易彼此分離。掌握將稀土中不同金屬分離的技術,是利用稀土礦的關鍵。英國電池原材料諮詢公司基準礦業情報指出,將稀土按照原子序數分類,序數較高者稱為「重稀土」,相較「輕稀土」更難分離提煉,當西方國家主要研究提煉釹和鐠等輕稀土時,中國提煉的重稀土佔全球達99.9%。

中國還主導稀土磁鐵的生產技術,這種永久性磁鐵由稀土元素合金製成,在所有永久性磁鐵中,稀土磁鐵磁性最強、產生的磁場最大。中國的稀土磁鐵產能佔全球約90%,這一產品對於智能手機、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甚至戰機等製造都非常重要。

澳學者:澳需與中國合作善用資源

氫氧化鋰是重要的鋰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石油、化工和核工業等領域。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企業天齊鋰業與澳洲礦業巨擘IGO合作,在澳洲城市珀斯建設一座氫氧化鋰精煉廠,這是中國境外規模最大的氫氧化鋰工廠。

悉尼大學中國商業與管理學教授亨得里施克指出,澳洲需要與中國合作,更好利用自身的鋰礦資源,「美國肯定會反對澳洲與華合作,但在鋰礦的精煉產業上,美方沒有(中方掌握的)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