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看着這些栩栩如生的秦俑,2000多年前的景象彷彿又重現眼前,古人精湛的技藝真是無與倫比。」8月13日,參加「T-向未來」青年交流計劃西安站活動的30位香港青年,到訪位於陝西臨潼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站在兵馬俑一號坑前,震撼之餘,很多港青更是被兩千年前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秦俑「千人千面」各不相同
據介紹,「T-向未來」青年交流計劃由香港中華教育基金和香港中華煤氣聯合推出,旨在為更好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推進綠色發展,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年之間的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首站活動選派30名香港優秀學生,赴陝西開展ESG探索之旅。 在陝西期間,除了由資深專家講授的精彩課程,香港青年們還赴延安革命舊址深入感受了紅色文化,參觀兵馬俑、華清池、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近距離觸摸歷史。
位於西安臨潼的秦始皇帝陵,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埋藏最豐富的帝王陵墓。目前在陵區發現600餘處陪葬坑和陪葬墓,已出土陶俑、陶馬、銅車馬、石鎧甲,以及青銅水禽和兵器等在內的珍貴文物5萬餘件。其中3個兵馬俑陪葬坑成品字形排列,坑內排列着大約6000多件兵馬俑。由於兵馬俑是秦代軍陣場景的真實再現,因而秦俑的創作都具有高度的寫實藝術風格,就連一些秦俑「翹手指」的習慣和由於發福而微微鼓起的小肚子,都被當時的工匠完整的記錄和保存了下來,因而秦俑也以「千人千面」而著稱於世。

就像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歷史課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承載了很多豐富文化底蘊,是華夏文明的精神之都。」從踏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第一刻起,來自香港培英中學的李汶禧,便彷彿踏進了一個歷史和文化的長廊。「一眼望去,遠處連綿起伏的驪山山脈環繞着博物院。在一號坑裏,我往欄杆處眺望,清晰的看見了兵馬俑的樣子,似乎是有生命一般。」李汶禧告訴記者,一個個兵馬俑整齊站立在那裏,一眼望不到盡頭,自己感到無比震撼,彷彿看到當年這隻軍隊橫掃六國的景象。順着參觀路線一路前行,李汶禧更是不僅感慨秦始皇的威儀,以及中國古代陶工們的智慧和技藝,真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創造。

距離秦兵馬俑僅僅9公里,便是同樣聞名世界的唐華清宮。「短短半個小時的路程,卻從秦朝走到了唐朝,從秦漢陶俑到盛唐遺址,透過每一件文物似乎都能觸摸到古人的氣息,感受到中國歷史的偉大。」這是很多遊客在遊覽兩個景區後共同的感受。

而對於香港培英中學的李泯錚同學而言,從兵馬俑到華清宮,就是一次夢幻般的穿越之旅。「華清宮裏面展示盛唐時期的宏偉建築和美麗的園林,讓人彷彿穿越到過去,就像融入仙境一般。」李泯錚表示,無論是兵馬俑還是華清宮,都讓自己記憶深刻。不僅更清晰深入的了解到更多的中國歷史,同時亦領略到盛唐時期的繁榮和輝煌,就像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歷史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