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8月5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下簡稱「河套合作區」)首班深港跨境巴士直通活動在「一號通道」舉行,河套首班深港跨境直通巴士開往香港。
去年,國務院《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河套規劃》)明確提出要高度便利科研人員進出「一線」。據原有《香港車輛和司機進入深圳福田保稅區管理辦法》規定,只有投資額超過200萬港元的機構可以申請人員、車輛經一號通道通行,其他需要通行的科研人員只能走其他口岸。而此次的通行,擴大到了科研人員,將大大提升科研人員往來深港開展工作的效率。

2024年6月,經廣東省政府批覆,廣東省公安廳將「一號通道」小汽車入出境審批事權下放深圳。在活動上,事權下放後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香港理工大學深圳技術創新研究院(福田)等首批11家科研機構11輛小汽車,拿到了市公安交警局發放的通行批文卡。從香港來河套創業的舒糖科技負責人何耀威表示,「現在我從『一號通道』開小汽車往返河套的公司和香港的家,跟以前相比時間差不多縮減了一半,真是太便捷了」他告訴記者,申請「一號通道」通行批文卡,從申請到獲得批文卡只花了一個星期,這樣的「河套速度」讓他很驚喜。「這張小小的批文卡,不僅解決的是我們來河套創新創業的港人的便利度問題,更重要是體現了對我們的尊重,以及激發我們加強深港科技合作的信心和動力」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的郭琛瑜表示。

有了河套深港跨境巴士直通服務,預計科研人員從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到香港科學園「點對點」通勤時長壓縮至35分鐘左右,整體通勤效率提升30%。「這個直通專線升級後真是太好了!省市政府、海關真是太替我們考慮了,為這樣的跨境便利通行服務點讚!為河套點讚!」剛登上河套深港跨境巴士的一位科研人員代表由衷感慨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