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稱,天文學家通過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在宇宙大爆炸後4.6億年形成的一個星系中觀測到的球狀星團,可能是迄今已知最早的球狀星團候選。這一研究進展,或會揭示早期宇宙中星系如何形成。

該論文介紹,研究年輕星系為了解再電離時期(大爆炸後約37.9萬年開始的一個主要相變過程)星系特性形成過程提供了一個窗口,但遙遠的星系很難觀測到。

天文學家認為,韋布望遠鏡對「宇宙寶石弧」(Cosmic Gems Arc)的新觀測帶來了新的見解,它是一個宇宙大爆炸後約4.6億年形成的遙遠星系,由於一種被稱為引力透鏡的效應而被強烈放大。這個區域是由哈勃望遠鏡在2018年首次觀測到,其特徵表明它可能是一個再電離區域,但其成分一直難以解析。

在本次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Angela Adamo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他們通過韋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揭示了5個星團,每個大小約1秒差距(約3.26光年)。這一大小表明這些星團十分緻密,比宇宙中典型的年輕星團高出約3個數量級。

論文作者總結說,他們的研究發現也表明,星團形成和反饋可能塑造了再電離時期的星系特性。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