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舉行發布會,公布一項國產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突破成果。(盧靜怡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肺癌是我國惡性腫瘤的「頭號殺手」,一年死亡病例超過70萬例,居全國之首。今日(6月17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舉行發布會,公布一項國產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突破成果。項目牽頭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張力表示,在肺癌治療領域,靶向藥物一直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它針對特定的基因變異,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希望。然而,隨着治療的深入,靶向藥物耐藥性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他們最新開發的一種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在聯合化療治療中顯示出顯著的療效,可讓病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54% ,為解決肺癌靶向耐藥問題提供了新的策略。

「經過近三年的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研究,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這一研究主要參與者之一,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方文峰表示,與單獨化療相比,依沃西單抗聯合化療能夠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54%。這一發現為對靶向藥生耐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並有望成為新的標準治療方案。該研究結果不僅被國際頂尖學術會議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收錄為口頭報告,近日還同步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上在線發表。據了解,該研究成果還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

張力表示,該藥物採用雙靶點免疫治療機制,同時靶向抗血管生成和另一重要靶點,通過「一箭雙鵰」的方式,有效改善了靶向耐藥後肺癌患者的疾病進展風險。 他指出,該藥物的成功研發和應用,將改變肺癌治療的格局。以前,對於靶向耐藥的患者,主要的治療手段是化療。而現在,有了這種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加入,患者可以在化療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該藥物在海外也在進行臨床研究,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將在全球範圍內獲批上市。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