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今年是第十五屆全運會籌備的重要一年,6月14日,「全民迎全運·體育大發展——廣州體育故事會活動」在廣州通過線下線上方式舉行,來自內地、港澳的體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學家、學者、企業界等不同領域的代表,圍繞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粵港澳體育合作等進行分享、建言獻策。活動期間,中國奧運史上第一枚金牌獲得者、國家射擊隊原總教練許海峰,接受了本網的獨家專訪,暢談香港體育事業發展和兩地體育事業合作。
香港可多承辦單項大賽

許海峰盛讚香港體育近年來取得長足進步,對李麗珊、黃金寶、張家朗等香港體育名將也深表讚賞。談到由粵港澳共同承辦的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許海峰說,舉辦一個大型綜合體育盛事,涉及大量競技項目,需要很多不同類型體育場館,而香港面積較小,可建場館不多。「受條件限制,香港要獨立承辦全運會這樣的大賽比較難。因此,與粵澳聯合承辦十五運,對香港來說是難得的機遇,相信對促進香港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有很大的幫助。」許海峰說。
他建議,香港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承辦一些單項大賽,比如擊劍比賽,一個場館就可以舉辦全部12個項目的比賽。又比如,鐵人三項比賽,只要臨時把公路管控好就行,特別是香港靠海,在海灣中舉行鐵人三項中的游泳比賽,比在湖泊中效果更好,因為海水有浮力,對運動員很友好。香港也具備舉行單車項目比賽,射擊項目也同樣可以。
港適合發展射擊運動 須加大人才選拔和培養
十五運期間,香港將承辦擊劍、場地單車、鐵人三項等八個項目的比賽。許海峰笑言,香港承辦的這些項目,近半都和他曾經的工作職責範圍有關。據悉,許海峰曾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單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一職,該中心負責全面管理單車、擊劍、現代五項、鐵人三項、馬術五個奧運會項目。
對於他熟悉和擅長的射擊項目,許海峰表示,這是一項技能型項目,很適合中國人。「中國人比較聰明、靈活,在這個項目上有優勢,因此射擊項目也同樣適合在香港發展。」許海峰說,香港射擊項目的人才培養和訓練體制與內地不太一樣,要發展射擊項目,首先要做好人才選拔,其次要有專門的訓練體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