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天,2024年全國高考正式開考。記者從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獲悉,今年高考為來自江蘇、內蒙古、西藏等11個省(區)的15名盲人考生專門命制盲文試卷,這是自2014年起,教育部門連續第11年為盲人考生在高考中提供盲文試卷。

依據《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考試還為盲人考生提供若干便利服務,包括設置進出考場綠色通道、安排一層考場或設立單獨考場方便出入,以及合理延長考試時間等。相關省(區)教育考試院也按照規定做好盲文試卷接運,確保盲人考生順利參加考試。

盲文試卷是如何命制的?

在盲文試卷命題過程中,教育部、中國殘聯組織專家,制定《盲文捲命題標準》,設置試卷結構、試題類型、試題數量及分值,將盲文試卷的作答時間調整為普通試卷作答時間的1.5倍,語文和文綜、理綜考試時間為225分鐘,數學和英語考試時間為180分鐘,數學試題不分文理科。

盲文以「方」為單位,每個方有6個點,通過這些點的排列組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一般需要兩個「方」才能表達一個漢字的音節。對於盲人考生來說,用手摸着盲文試卷來答題,花費的時間會比健全人考生長得多。

盲文試卷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盲考生使用的盲文試卷,另一種是有光感的盲人低視力考生使用的大字號試卷。無論哪種試卷,出題、印製、運輸、保密系統等整個流程跟普通高考試卷要求一致。盲文試卷的內容和難度與普通考生試卷相同,根據視障考生的特點,對有圖形的地方進行了調整。每一年的高考盲文試卷,都凝結了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連續11年提供盲文試卷 80位盲人考生受益

2014年6月7日,我國第一份盲文高考試卷面世,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考生李金生成為首位使用盲文試卷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

2015年,全國共有6個省(區、市)的8名盲生參加高考,其中7人被普通高校錄取。

自教育部門2014年首次提供盲文試卷以來,已有80位盲人考生因此受益。數十名盲人考生先後被武漢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藏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等高校錄取。

高校採取多重無障礙保障,在建設無障礙設施、宿舍安排、配備優秀專業教師、編輯出版盲文教材、提供志願服務等方面給予盲人考生全方位關愛,營造友好、和睦、互助的學習氛圍,幫助盲人考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