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總額在今年年初首次突破了34萬億美元大關。而在這天量舉債規模的背後,美國財政部的利息支付也在高利率的環境下,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去年,投資者從美國政府債務中獲得了近9000億美元的年利息,這是過去十年平均水平的兩倍。

由於目前幾乎所有期限的國債收益率都在4%以上,這一數字接下來顯然還將進一步上升。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今年2月的估算,今年光是支付給個人投資者的利息和紅利就將增至3270億美元,是2010年代中期的兩倍多,而且在未來十年中還將逐年增加。

僅在3月份,美國財政部就向國債持有人支付了約890億美元的利息。換算下來,大約每分鐘付息的規模就能達到200萬美元……

毫無疑問的是,在某種程度上,上述天文數字般的付息規模背後,也是美國基準利率在兩年內從0%躍升至5%以上的必然結果。而最近,有兩個經濟趨勢預示着高利率時代依然不會很快結束:

首先,儘管通脹正在逐漸接近美聯儲可能考慮降息的臨界點,但最近,美國CPI朝着2%目標挺進的進展卻停滯不前。這使得降息預期至少已推遲到了今年秋季。

其次,或許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經濟仍在保持良好勢頭——儘管勞動力市場在4月出現了一些降溫跡象,這表明美聯儲在開始寬鬆周期時也並不需要大幅降息。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在維持利率不變後的講話中,便強調了這種對利率變動路徑的觀望態度,而市場交易員目前也預計到年底只會進行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美國利率策略主管Blake Gwinn表示,眼下已沒有人再關注如果經濟下滑會出現什麼問題。而且每過一個月,就意味着又有一個月沒有降息。

美債投資吸引力正持續增強?

很顯然,在高收益率的誘惑下,自近一代人以來,「固定收益資產」也正首次在美國市場上變得名符其實起來——在被零利率政策「挾持綁架」了近20年後,美國國債終於恢復了其在經濟中的傳統作用。

換言之,美國國債重新成為了一種投資者可以年復一年地在未來鎖定和依賴的收入來源。

Guggenheim Partners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Anne Walsh表示,「在美聯儲(維持高利率)的幫助下,投資者確實正將收入重新投入於固定收益資產。對於固收投資者來說,眼下可以從更高的收益率中獲益。這是一件好事。」

一組數據顯示,上個月,投資於短期票據(如國庫券)的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規模,膨脹至了創紀錄的6.1萬億美元。與此同時,根據EPFR的數據,債券基金在2023年和今年迄今分別吸納了3000億美元和1910億美元的資金,扭轉了2022年的創紀錄資金外流。

此外,直接面向個人銷售的美國國債規模也大幅增加。美聯儲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22年初以來,家庭和非營利組織持有的債務總額激增了90%,達到創紀錄的5.7萬億美元。

PIMCO首席投資官Dan Ivascyn表示,從國債到公司債,各類優質債務的收益率重置將對收購公司、對沖基金經理和私人信貸公司產生廣泛影響,這些公司在利率處於谷底低點時曾吸納了數千億美元的資金。

他還指出,與股票相比,債券現在正浮現出「巨大的價值」。根據一種被稱為Fed model的估值模型衡量標準,美債目前相對於美股的吸引力比2002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高。

「我們看到對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問詢比過去近15年看到的要多得多,」Ivascyn表示,「投資者在問自己:當我可以從債券中輕易獲得6%、7%、8%的收益時,為什麼我還要讓事情變得更複雜(去進行其他風險投資)?所以這產生了一個全新的買家群體」。

持有美國政府債券的全部意義在於,這些債券按常理不至於會出現違約,波動性也比股票小,並將提供高於通脹的固定回報率。

當然,若說全無風險,也並非必然。無論如何,美國的巨額赤字很可能將持續擴大,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將通過永無止境的新債券供應來融資。也許這一債務泡沫短期內還無破裂的風險,但終有一天可能會得到所有人的正視。

(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