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價格的飆升引發廣泛關注,同時也令不少人產生疑惑。照理來說,美國通脹連續多月徘徊在3%附近,遲遲無法達到美聯儲2%的政策目標,疊加部分美聯儲官員的鷹派表態,市場已基本認定降息將大幅延遲,這本該對金價造成巨大衝擊,但金價為何還能保持強勢呢?
有觀點認為,美國通脹已是強弩之末,即將轉頭下行,降息即便延遲,也不會太久。然而,美國通脹短期內恐怕難以明顯改善。一方面,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這將從成本端推升美國物價。另一方面,美國房地產市場火爆,次貸危機後新房建設較少導致目前供不應求,在房貸利率不斷上行的背景下,買房熱情依然高漲,房租跟隨房價持續上行。
由此可見,推動金價上漲的原因要在美聯儲降息之外尋找。一種可能性是,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催生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另一種可能性是,美國政府債務高企,占GDP比重已接近100%,隨着存量債務逐步到期,按照當前的利率水平,新發債券置換將加大償債成本。如果美聯儲不能盡快降息,則存量債務置換的比例將越來越高,這可能拖垮美國政府的財政。在美國信用遭受衝擊時,黃金作為硬通貨的價值就相應提升。事實上,最近美國國債發行已經出現購買力不足的情況。
然而,這就產生了另一個問題:既然美國信用開始遭到質疑,美元本應大幅貶值,為何最近表現依然堅挺,美元指數甚至還快速上行呢?歷史上,黃金和美元往往呈現蹺蹺板效應,近期的同漲同跌實屬少見。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和美元的蹺蹺板效應,體現的是兩者之間的相對強弱。當其他經濟體變化不大時,黃金和美元確實容易形成負向關係。然而,如果黃金強於美元,美元強於其他貨幣,則會出現「黃金相對美元漲,美元相對其他貨幣漲」的情況。
近幾年,儘管美國信用相對黃金有所弱化,但其他經濟體的表現更差,就顯得美國經濟相對較強。事實上,歐元區、日本、韓國等經濟體較為脆弱。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歐洲央行高官已公開放話,將早於美國於6月降息。而日本由於政府債務相比GDP高達220%以上,遲遲不敢收緊貨幣政策,匯率也出現持續貶值,倒逼日本央行於上月小幅加息,但未能止住日元跌勢。
由此可見,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和美國債務高企的推動下,黃金作為硬通貨受到資金青睞,價格大漲。而美國雖然有債務風險,但其他經濟體表現更差,相比之下美元反而能夠上漲。往前看,當前這種黃金和美元同漲的異象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變局可能來自全球經濟動能的演繹。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