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粵港「一單兩報」應用今日(2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創新粵港貨物通關模式。今後企業通過「一單兩報」服務功能即可實現跨境艙單信息在粵港兩地的「一次錄入,兩地使用」,大幅減少申報數據的重複錄入。應用上線後,香港企業在港錄入數據必填項由9項減少為0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通關時間和成本,粵港口岸通關將更加便利。

港珠澳大橋海關驗放粵港「一單兩報」貨物。(受訪者供圖)

記者了解到,粵港「一單兩報」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框架下粵港貨物通關便利化的最新舉措,內地和香港企業公路口岸貨物通關可享受「一單兩報」服務。即境內艙單傳輸人僅需一次申報錄入,經系統數據傳輸時即可同步轉譯生成香港道路進口貨物運輸資料,並推送至香港道路貨物資料系統暫存,經境外企業確認後即可完成申報操作。

珠海海淼水產進出口有限公司搶先體驗了粵港公路艙單「一單兩報」功能。該公司總經理翁錫鵬表示,按照原有規定,企業在貨物通關前需要向內地、香港海關分別錄入申報艙單數據,且申報字段要求、申報時限要求都不同,「一單兩報」功能上線讓企業一次性即可完成兩地申報數據錄入,每票貨物申報時間可以節約半個小時,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申報差錯風險,既省時又省力。

粵港「一單兩報」應用在國家口岸辦統籌指導和廣東省商務廳(口岸辦)、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深圳海關、拱北海關、香港海關的牽頭推動下上線運行。廣東省商務廳負責人表示,此舉將為粵港貨物往來相關企業提供通關便利化創新服務,有力推進了粵港兩地企業通關數據的共享互用。同時,通過探索推進粵港口岸信息互換、建立服務共享合作機制,將為進一步創新粵港貨物通關模式,提升粵港通關貿易便利化水平,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和應用支撐。

廣東省商務廳負責人表示,未來,粵港雙方將進一步拓寬粵港澳大灣區「一單兩報」業務覆蓋範圍,並以此推動粵港澳三地跨境貿易數據共享共用,促進大灣區貿易便利化,助力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