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底年初,都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放出「王炸劇」的時候:2021年是《覺醒年代》,2022年是《人世間》,2023年是《狂飆》。這一次,是《繁花》。
2023年12月27日,電視劇《繁花》登錄總台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開播僅10分鐘收視率就突破2%,顯示出精品劇的強勁實力。

跨年的這幾天,很多觀眾和網友都沉浸在《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與導演王家衛塑造的「上海味道」裏不可自拔,不僅「顯微鏡式追劇」,還在互聯網平台不斷發聲,「老淚縱橫,太好看了,愛了愛了,趕緊碼住」「相當『來三』(滬語可以之意)」「每一幀都是美學!短短一分鐘好幾個神級鏡頭」。

從《覺醒年代》到《人世間》,從《狂飆》到《繁花》,近年來總台大劇精品噴涌,立足時代多層面、多維度講述中國故事,不斷擦亮「大劇看總台」的金字招牌。
一部電視劇
其實是30集的「電影」?
電影般的質感、節奏緊密的敘事,展現人們經歷的悲歡離合、勤奮與堅韌、智慧與深情。黃河路上,各色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時不時交錯的時間線串聯起事件的前因後果,瀰漫着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騰飛期的時代氣息,也展現出大都市上海蓬勃的生命力。
時代變革期,每個人都抓住機會力爭向上,熙熙攘攘中潛藏着慾望和不安,這裏有無盡的繁華,也有無限的風險……在原著小說中,金宇澄通過近乎白描的方式表現市井生活的瑣碎,而劇版《繁花》則色彩斑斕、萬紫千紅、懸念迭出,展現出典型的「王家衛style」,宛如一場視覺盛宴:從黃河路上的繁華酒家到外灘江邊的萬家燈火,每一幀都如同一幅精緻的畫卷,讓觀眾陶醉其中。

這部劇的內核始於人又不止於人,其生動始於影像又不止於影像。它把鏡頭扎到生活的塵土裏,尋找生活脈絡的小切口,捕捉生活脈動的精彩細節,還原生活脈象的原生樣態,用生活的不同側影和獨特的個體感受折射時代社會流變的滾滾洪流,用生活之歌吟唱時代之詩。這和總台高揚現實主義創作傳統,尊重藝術規律、秉持工匠精神的作風同心合意。

數據顯示,截至1月1日晚20點,共有500多家主流媒體對電視劇《繁花》進行了報道,1990多個公眾號進行傳播推薦。該劇在酷雲、貓眼等全網16個平台榜單登頂,在微博端登陸榜單總數高達144個,微博話題#劇集繁花#閱讀量超過18.4億次。在短視頻平台,《繁花》也爆款頻出,40次登上各熱點榜單,同名主話題在抖音閱讀數超23億。網友評價,「這部劇獨樹一幟的風格和製作在國產電視劇裏極其罕見,它的存在代表着國產精品電視劇能精緻到什麼程度、風格能有多特別。」「表面雲淡風輕,內裏暗流涌動,對味。上海話版,沒有動作戲,一招一式卻藏匿言語間,一代宗師,酣暢淋漓。」
「儂好」「你好」都安排
嚴肅文學改編大劇演繹世間百態
這幾年,總台積極探索優秀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的新方向和新路徑,在優質文本的基礎上,進一步精進視聽呈現、藝術表達和價值引領,推出了一批像《人世間》《裝台》《繁花》一樣彰顯時代氣質、釋放強大文化吸引力的優秀作品,實現了文學和影視藝術的雙向奔赴。
2012年,《繁花》一出版就被譽為繼張愛玲之後最具上海質感的小說,次年便拿下了首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2015年,該書又獲得了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由這樣優秀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不僅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觀眾對高雅內容的追求,也為優秀文學作品開拓了更廣闊的影響力陣地,引發了不同年齡段觀眾審美與情感的同頻共振。

而作為「開年大劇」,《繁花》的家國敘事模式通過鋪陳中國普通百姓樸實真切的奮鬥歷程,透視時代發展變遷,展現中華民族的拚搏精神,從而激發起觀劇者的親切感和在場感。
做生意講究「派頭」「噱頭」「苗頭」「人面」「場面」「情面」,這幾個詞弄得好,事體就「擺平」了。電視劇中,上海話中簡簡單單的幾個詞就描述歸納出了上海商業社會的風貌,也讓片中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而《繁花》滬語版裏除了上海話之外,還出現了蘇北話、蘇州話、杭州話等方言。這種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僅為電視劇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還讓電視劇更具文化底蘊,生動呈現了上海海納百川的移民城市特點。

為了搭建與廣大受眾思想交流、情感對話和精神和鳴的平台,總台細心調整編排策略,在CCTV-8上安排兩個語言版本在不同時段上演:下午沉浸式體驗「滬上風味」,晚上再聽聽普通話,有效增強了廣大受眾特別是年輕人群的認可和喜愛。網友評價稱「『八黃』懂我」「這股濃郁對味的上海風情啊,既有商場的經濟風雲,也有街角小巷的煙火氣息,腔調精緻,這股滬派特色拿捏得好準,愛看!」

主流平台效能凸顯
總台電視劇「含金量」高
隨着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資本的大舉湧入,近年來電視劇行業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總台電視劇在經歷了從表層到縱深、從局部到整體的全方位改革後,完成了「創精品、占高地、塑品牌」三步走的戰略調整,精準升級CCTV-1「一黃」與CCTV-8「八黃」雙頻道定位,夯築「策劃、投資、創製、播出、經營」的一體化運營格局,充分釋放國家主流平台的引領作用,賡續高質量發展。
總台電視劇的大熱為優質國產劇運營產銷積累了經驗,助推更多熱劇、大劇、好劇穩定輸出。一批題材宏大、立意高遠、思想精深、製作考究、影響深遠的精品力作就此鋪屏疊出,顯現出思想穿透力、藝術感染力、大眾傳播力和青年影響力,也凸顯了中國電視劇與時代互文的在場感。

2020年末至今,總台已經「解鎖」了4場電視劇片單發布活動。「大劇看總台」從第一年的17部到2023年底的38部,在精品數量持續增多的同時,題材類型也更加多元,編排策略也更加科學。
2021年到2023年,許多出現在總台片單中的現實題材作品,實現了口碑收視雙豐收。統計數據顯示,「大劇看總台」片單劇目為總台貢獻了四分之一的收視份額。這些劇不但火爆出圈、全民熱議,也斬獲了眾多國內外標誌性大獎,足見「大劇看總台」的含金量和前瞻性。
比如充盈着煙火氣和人情味的電視劇《人世間》,一舉摘得四項「金鷹獎」大獎、五項「白玉蘭」大獎。它以真情繪就出的平凡生活格外觸動人心,創下了CCTV-1黃金時段八年以來的最高收視紀錄。而《狂飆》通過二十多年的時間跨度塑造了一批鮮活生動的人物,兼具社會層面的反思,通過張力十足的戲劇衝突彰顯了掃黑除惡常態化的意義和價值,創下了CCTV-8黃金時段五年以來收視的新高……

屏幕上,《繁花》的故事已進入尾聲,另一部根據紀靜蓉小說改編的都市家庭劇《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已做好了起跑準備。
目向遠方,堅定奔赴希望。隨心而行,人生踵事增華。讓我們一起期待總台更多的大劇大作!
(來源:微信公眾號「CMG觀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