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員工拉巴頓珠(左)與主播索朗德吉合作直播銷售藏語學習文具。(新華社)
1 / 7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員工拉巴頓珠(左)與主播索朗德吉合作直播銷售藏語學習文具。(新華社)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播次旦貢嘎(右)與直播助理扎西旺堆在合作直播銷售藏語學習文具。(新華社)
2 / 7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播次旦貢嘎(右)與直播助理扎西旺堆在合作直播銷售藏語學習文具。(新華社)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播索朗德吉在直播銷售藏語學習文具。(新華社)
3 / 7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播索朗德吉在直播銷售藏語學習文具。(新華社)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覺列(右一)在直播前與直播團隊討論直播方案。(新華社)
4 / 7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覺列(右一)在直播前與直播團隊討論直播方案。(新華社)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團隊在討論直播方案。(新華社)
5 / 7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團隊在討論直播方案。(新華社)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覺列(右四)在直播前與直播團隊討論直播方案。(新華社)
6 / 7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覺列(右四)在直播前與直播團隊討論直播方案。(新華社)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播邊桑在直播銷售西藏傳統樂器扎念琴。(新華社)
7 / 7
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播邊桑在直播銷售西藏傳統樂器扎念琴。(新華社)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西藏拓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氣氛火熱,工作人員忙着通過網絡直播賣貨。這家公司由36歲的藏族肢體殘疾青年覺列創辦,大部分員工也是殘疾人,主要經營文具用品和民族樂器。直播購物的形式拓展了他們的銷售渠道,讓不方便行動的殘疾人也能成為優秀的銷售員。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