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盧冶、林凱)坐旱船的「安陵容」(電視劇《甄嬛傳》中角色)、合唱相約九八的「那英」和「王菲」……西方傳統萬聖節的「變裝」元素在上海被眾人精準拿揑,玩出本土味道,被不少人戲稱為「萬梗節」。相比西式鬼怪,cos成中國影視劇角色、明星等成為街頭cosplay,以及對互聯網社會熱點話題的詼諧描摹。有網友這樣評價:這一天,有一種網絡梗突然開了實體店的感覺。在為許多造型的大膽和奇思拍手叫絕、捧腹大笑的同時,有不少網友認為,雖然萬聖節是外國人的節日,但只要抱着文化交流互鑒的心態看待事情,這些加入內地流行文化元素的變裝活動,其實也是老少咸宜的娛樂活動,不應盲目排斥。

正方觀點:娛樂感拉滿 本土化「變裝」發揮創意
觀點 1 打造另類節日氛圍 花式cos笑點不斷
Cos扮演者(這英):
•萬聖節去cos那英老師,大家真的以為我是那英,真的很喜歡這種自由又熱愛生活的一個生活狀態。同時也看到了很多cos的大神,大家都是在枯燥又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點樂趣。

陶昕然(《甄嬛傳》安陵容扮演者):
•沒想到安陵容也能過萬聖節,去年滑冰,今年划船,期待「安陵容」明年的表現。
參觀市民A:
•萬聖節已經一年比一年瘋狂,主打一個創意cos。有人追着跟財神爺合照,操着一口京腔高喊「這簡直就是危言聳聽」。這樣的節日沒有種種教條,允許年輕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玩樂狂歡。
觀點 2 低廉成本搞笑玩梗 借助節日緩解壓力
上班族:
•在萬聖節的狂歡中,人們好似解放天性一般進行滑稽的戲仿和調侃,在萬聖節的夜晚走上街頭,各自穿上奇裝異服,萍水相逢的路人一同慶祝暫時的狂歡與放肆,某種程度上是對自己日常面對的壓力的釋放。
大學生A:
•一整年循規蹈矩,終於有機會可以跳出自己的設定,瘋瘋癲癲地去載歌載舞。我們想要過節,我們想要派對,我們想要在大馬路上跳舞到凌晨兩點,我們想要和很多素未謀面的朋友一起大笑,我們想要去做一件沒有目的沒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想要快樂。
網友A:
•有人說年輕人如今過得艱難,精神需求也被忽視,所以才會選擇用發瘋抵抗生活的苦,但是在這裏,我看到了關懷和包容。他們將不滿和疲憊,在嬉笑怒罵中消解的同時,還能產出新的前進的動力。看似荒誕的萬聖節之夜,實則迸發着很強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
觀點 3 外來節日創新表達 毋須擔心文化入侵
專家學者:
•這是一種在本土化的創新和表達方式,是年輕人對西方文化進行了解構和重新塑造。今年萬聖節並沒有簡單地照搬西方的南瓜燈和吸血鬼等元素,將「萬聖節cos扮演」往中國人熟悉的方向進行cos,反饋出的恰恰是他們骨子裏擁有的中國傳統和當代文化,成功實現了本土化的效果。
傳媒工作者:
•年輕人與其說是在過節,不如說是在治癒自己,哄自己開心。他們通過角色扮演,表達着對生活的態度,對熱點事件的關切。
景區保安:
•拿着指揮棒做好本職工作,卻經常要跟別人解釋:我這套不是cos!現在只出不進!拍視頻也好,要合照也好,大家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市民,沒有擾亂秩序,熱熱鬧鬧地過着更適合中國人的萬聖節。

反方觀點:低趣味盛行 影射公眾人物或侵權
觀點 1 警惕西方文化入侵 勿讓傳統節日遇冷
自媒體工作者:
•這種行為是對外國文化的崇拜和自卑的表現,是年輕人對自己民族文化的忽視和背叛,是西方意識滲透的結果,是文化入侵的象徵。
學者:
•中國講究的是「家文化」,這是一種內向的拉力,但是年輕人本就希望釋放情緒,屬於外向的張力,一拉一張,就會產生矛盾,西方節日的流行對中國傳統節日產生了衝擊。萬聖節的熱鬧場景和商業氛圍,讓中國傳統文化面臨着被邊緣化的危險。
網友A:
•我們擁有許多美好的傳統節日,為什麼要慶祝別人的節日呢?我們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為什麼要模仿別人的文化呢?我們應該堅持我們自己的特色和風格,而不是盲目跟風。
觀點 2 惡意模仿嘩眾取寵 挑戰法律道德底線
明星(向太陳嵐):
•有人cos我沒關係,但是別再說我和兒媳婦的關係,我絕對不是控制她,我們的親密關係就像是好朋友一樣!
參觀市民B:
•一個個奇形怪狀的裝束和行為怪異的舉止,還有誇張不受約束的角色改變和文字內容,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不好,都是為了流量罷了。
網友B:
•事情到後來就變味了,一些女網紅開始以暴露的服裝吸引眼球,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場狂歡是否正在無聲地改變着我們的文化底線和價值觀。
觀點 3 恐怖妝面或引恐慌 人群聚集易生危險
當地居民:
•文化可以包容,但不等於可以放縱,有些參與者選擇穿着暴露,甚至cosplay低俗內容,這引起了廣泛的爭議,這種行為令人不適,也會嚇壞孩子,這些舉動引發了對文化引導和社會規範的思考。
地鐵安檢員:
•「恐怖」妝面或驚悚形象容易引發其他乘客圍觀甚至恐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裝扮禁止進站。為了便於乘客出行,廣州地鐵在漢溪長隆站設置了卸妝水等物品,以供乘客使用。
網友C:
•有些人對扮演者過於刻薄,甚至上綱上線,這不免造成負擔和不良影響。而且這樣的擁擠場景會對交通管制帶來隱患,人多難免發生踩踏事故,是非常危險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