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綜合外媒報道)日本近期頻發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安全問題引發外界擔憂。其中,石川縣一家知名流水麵餐廳的流水麵導致近900人食物中毒,當局在餐廳所用的泉水中檢測出了常引發腸胃炎的彎曲桿菌。涉事餐廳被停業處分,向受害者支付賠償後將結業。該事件也成為該縣20多年來患者人數最多的食物中毒事件。
涉事餐廳「大瀑布觀光流水麵」位於石川縣津幡町的瀑布景區內。石川縣政府調查發現,多名食客在8月11至17日到該餐廳就餐,食用流水麵、烤魚、刨冰香腸等食物後,出現腹瀉、發燒等食物中毒症狀。受害者目前已達到892人,介乎1歲至80歲,遍布石川縣、東京都、愛知縣等全國18個都府縣,其中有22人曾因食物中毒住院。

餐廳未進行水質檢測
當地衞生部門在該餐廳製作流水麵所用的泉水中檢測到彎曲桿菌,估計是導致食物中毒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彎曲桿菌是如何進入供水系統。日媒報道指,該店只在夏季營業,但今年7月的大雨沖刷了餐廳附近的山體和植被,該店在開業前並沒有進行水質檢測。
上述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後,涉事餐廳遭到3天停業處分。餐廳表示,正向所有受害者支付賠償,完成後會結束營業。石川縣政府在9月向全縣約550家使用泉水或井水的餐館發出通知,要求加強衞生管理,每年至少徹底檢測一次水質,防止同類事件發生。
石川縣政府表示,這是1989年以來該縣最大規模的食物中毒事件。據稱,早在8月中旬,當時已有93人反映,在該餐廳進食後出現了發燒、腹瀉、肚痛等症狀。當局查問1300名食客後發現,受影響的人數多達892人。據稱,病例增加且受影響範圍廣是因為事發時恰逢盂蘭盆節,是日本返鄉和旅遊旺季。
流水麵是日本的一種夏季常見的素麵吃法。餐廳在被切成兩半的竹筒內引入流水,店員將煮好的素麵放到竹筒內,素麵順着水流而下,食客坐在竹筒旁,隨時用筷子夾起麵條食用。涉事餐廳則用附近的泉水製作流水麵,而彎曲桿菌是全世界最常造成細菌性腸胃炎的人類致病菌之一,受污染的水也可能造成感染。
「毒便當」導致400人不適
日本近期發生多宗集體食物中毒事件。8月19日至20日,日本和歌山縣白浜町一家餐廳內,共有32人吃完便當後出現了肚痛、腹瀉等不適症狀,其中一名80多歲的老翁兩日後病情嚴重入院治療,於當月26日死亡。日媒稱,食客在食用便當後感染了沙門氏菌。
9月中旬,日本著名鐵路便當品牌、青森縣百年老店「吉田屋」所製作販售便當也引發大型食物中毒事件,截至9月25日為止,患者數已上升至394人,分布在日本26個地區,受害者年齡高至90多歲。據稱,便當內檢出金黃葡萄球菌超標,八戶市當局勒令吉田屋全面停業。
何為彎曲桿菌?
彎曲桿菌是造成腹瀉病四大病因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腸胃炎的細菌。彎曲桿菌腹瀉的發病率很高,對於幼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弱的人可能具有致命性。
主要傳播途徑為食源性,通過未煮熟的肉類和肉類產品,以及鮮奶或者受到污染的奶傳播。
有何症狀?
感染後可能引起中度或重度腹瀉,通常附帶頭痛、發燒、胃痙攣或便中帶血絲,也可能引起噁心和嘔吐。彎曲桿菌潛伏期1到10天,一般發病期為2至5天,甚至更長。對於免疫力較弱的人,可能導致敗血症和腸炎等併發症。
如何防範?
•不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水,如自來水或山泉水,要煮沸後飲用。
•區分使用生食及熟食的容器、刀具、砧板,勿混合使用。
•勤洗手,注意個人衞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