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郎繪畫情牽香港。 受訪者供圖
◆黃玉郎今年入行60年了。
◆黃玉郎的辦公室舊址位於柴灣嘉業街。
◆黃玉郎現在的辦公室位於北角柯達大廈。
◆黃玉郎巨著系列
◆黃玉郎的漫畫受不少男粉絲喜愛。

香港漫畫是極具香港文化特色的產業,數香港漫畫的興盛時期,大家一定會諗起黃玉郎的「漫畫王國」崛起。同時黃玉郎的漫畫是衝出香港的香港文化。他出版的漫畫不但在香港受歡迎,在東南亞、中國內地等地區都大受華人追捧,名氣和地位都屬頂流。今年正好是他入行60周年,這位香港漫畫界的大師,其一生無論事業和感情都充滿傳奇色彩。◆採訪︰莎莉、茉莉 攝︰黃金源

自幼家貧,中學尚未讀完、就出來社會工作賺錢養家,家庭環境不大好的黃玉郎,自小喜歡畫畫,所以,至今創作的作品已超過100部,讀者遍布世界各地。但每個人生涯中都會經歷起起伏伏,只要識得在失敗中吸收經驗再起返身才是最重要。黃玉郎人生中也經歷過跌宕起伏,但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靠着堅韌不拔的精神再戰江湖,幾經挫折,幾經奮鬥,永不言敗,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漫畫王國,令漫畫事業風雲再起。

他對漫畫的喜好源自7歲的時候,從內地江門市來到香港,當時接觸到漫畫就對漫畫「一見鍾情」,是被一本由許冠文創作的抗日漫畫《財叔》所吸引,從此深深地迷上漫畫了。「當時可以不斷重複地看十次二十次,也不覺得悶,這可能是我與漫畫的一份情緣。」其實,港漫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進入繁榮期,到了八十年代,港漫從香港風靡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黃金期內相繼湧現了很多漫畫家,黃玉郎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當時漫畫被香港電影界作為素材拍成電影,其中有《龍虎門》、《風雲》、《醉拳》等漫畫都被改編搬上大銀幕之外,黃玉郎的作品《神兵玄奇》則被改為動畫於內地播出,風靡一時。與此同時,黃玉郎更牽線引入日本漫畫的造型設計、編繪手法,結合了中國傳統的連環圖形式,開創了香港漫畫新紀元。

漫畫以「粗眉大眼」為特徵

黃玉郎多年來創作出許多經典漫畫角色,不乏英雄好漢(武功強勁的俠客)等等,充分展現港漫獨有的魅力,其種種事跡可寫成歷史。其實,黃玉郎繪畫的漫畫均以「粗眉大眼」為特徵,令人一看便知是出於黃玉郎手筆。

除漫畫之外,黃玉郎曾經在雜誌、報紙、印刷、分色和發行的業務上均有投資。據知,當年玉郎集團向星島集團洽購一棟位於在英皇道的「新聞大廈」,其後該建築物被改名為「玉郎中心大廈」,內裏單位20萬呎,員工共有1,000至2,000人,所有事務均在這運作。相信是他事業上一個高峰,當涉足商界就會有「大風大浪」,正所謂行走江湖怎會沒有成敗得失的時段,黃玉郎也有從高峰滑落的時候。雖然威風八面的戰績成過去式,然而能夠在失敗中再度站起來於漫畫界「風雲再起」才是最強、最叻。

黃玉郎說︰「一個人的成功,是附加好多因素,名成利就首先要努力、不斷爭取,但你本身如果是個幸運的人就好容易成功,而本來無一物的就未必那麼容易得到,這種種的因素都是關乎運氣,但點都好,只要憑着努力,不怕蝕底,一定會出人頭地成就自我。」

今年是他投入漫畫行業的第60個年頭。正值第24屆香港動漫電玩節期間,黃玉郎主題紀念畫展「甲子情緣」於香港會展舉行。他不忘寄語新一代漫畫家︰「好的漫畫就是令人感動的漫畫。看到很多年輕的香港漫畫家都是一股熱血,希望他們能多學多畫多想,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漫畫,從而帶動漫畫界注入新鮮血液。」

網絡科技令漫畫威力下降

提及漫畫對當代年輕人的影響、啟發與發展,黃玉郎坦言認為近這十年間,由於網絡科技的影響,漫畫威力已經下降、沒落了。他說︰「這十年漫畫沒落得好緊要,是被手機入侵了,因手機可以無限地看到漫畫,但是我們其實都屬於內容供應者,其影響力都好大,但當年在1960年及1970年代的那時候,對那一代的年輕人影響就非常之大,那時看漫畫可是他們的娛樂之一。」

他更慨嘆現時漫畫對年輕人的影響低了很多,但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講,漫畫對他們的影響才是最大。因為以前如果不看黃玉郎的作品或者是漫畫,就和同輩們及同學之間聊天時沒有共同的話題。在那段時間,香港開始從艱苦的日子裏慢慢繁榮起來,漫畫裏給那些年輕人有一種好清晰、好有一股堅毅鬥志的精神,黃玉郎認為就是這種不怕吃虧、堅強的精神,是讓香港能夠逐漸繁榮成功的最大因素。

睇漫畫學中文 有共同話題

在現時社會的氛圍下,漫畫行業可以講是改變了不同年齡層人士,也就是漫畫已經去到潛移默化的階段了。難怪黃玉郎也沾沾自喜地透露有很多政府的高官、律師、會計師、醫生、專業人士都曾經是自己的讀者,有些海外的留學生也是自己的讀者,他們更一邊看漫畫書、一邊學中文。皆因他們看不懂中文雜誌,更看不懂中文小說。這些事情都是一些留學生告訴黃玉郎的。他更分享了在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越南把全部的中文書籍、教科書都下令燒毀了,但是老師們用自己的作品《龍虎門》來教學。聽了覺得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其實,一本漫畫的誕生,是經由故事、情節、人物設計、繪畫等等構造而成,恍如一個編劇漫畫家及導演。之後受到廣大的粉絲愛戴追捧,開心之餘,對入行60年的黃玉郎來說,應該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吧﹗更何況「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呢﹗

成立Fans Club「至尊會」

黃玉郎的漫畫可以講是富有香港本土的特色,更被譽為是漫畫行業的開創先河者;而港漫是香港文化之一。被問到在多個作品中,哪一本漫畫是可以具有香港情懷從而打動香港人的心?黃玉郎則表示︰「首先是1970年的《小流氓》(後改名為《龍虎門》),這本漫畫裏的故事情節都是以港九18區而寫成的,非常之貼地。之後是今年出版的《英雄十八》,裏面的情節描寫了1969年的港風情懷。在香港轉型之前的黑暗時代,對於香港的升斗市民和年輕人有好大的回憶和啟發。」在創作的靈感上,黃玉郎坦言一切都是隨意發揮的,但當然自己身上要有「墨」先啦﹗才可以這樣講。除此之外,來源於他飽讀詩書,平時看好多不同的書來增值自己,他曾翻讀了金庸寫的小說、《水滸傳》、 坊間的小說、《西遊記》數十次等等,對他在漫畫行業的發展路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隨着科技的發達,黃玉郎成立了一個Fans Club「至尊會」,他表示可以透過科技,和書迷互動溝通,同時會員們也可以透過書迷會這個Fans Club,了解更新和漫畫有關的作品,在裏面和其他會員們交流之外,粉絲加入後也可優先參加他的聚會和活動,笑言大家一齊玩,總之「着數多」。為回饋粉絲多年來的支持,黃玉郎表示︰「將來的新書、新作品可以透過在『至尊會』裏面先睹為快。」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還之於民。」黃玉郎的漫畫生涯就是一部香港漫畫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香港動作電影發展簡史,風起雲湧之間一切都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