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石華 深圳報道)近日,深圳市金聲玉振黃金與中國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儀式暨首屆深港澳文化交流與黃金產業實踐沙龍在深圳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的文化專家、港澳專家以及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共同探討黃金產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沙龍以「深港澳文化交流、融合、創新與實踐」和「傳統文化創新及黃金珠寶產業賦能」為議題共同探討文化賦能黃金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方法,專家認為,黃金產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是未來的趨勢,而深圳作為中國珠寶產業的聚集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澳門青年領袖議會會長、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學會會長蔡強表示,自今年大灣區全面通關以來,深港澳的往來變得更加頻繁。線下社團活動、文化交流和講座為三地的社團成員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增進友誼並拓寬視野。同時,蓬勃發展的在線平台也為三地的社團成員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渠道,促進了他們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最重要的是,這些活動可以建立一個開放的包容環境,鼓勵成員積極參與和交流。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院長唐文方指出,粵港澳地區最終的融合是心跟心的融合。在與會專家的一致觀點中,青少年研學活動被認為是實現文化認同培養的關鍵路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通過遊學活動,可以充分展現並讓青少年們深入體驗到其中的魅力。
粵港澳創業者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潘承志指出,嶺南文化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二十四節氣的文化。通過這個主題,可以向深港澳居民展示中國每個地區的美食、活動等,讓參與者在體驗中深入了解各地文化,讓從內地移居到澳門的人感受到家鄉的獨特風情和韻味。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