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日前發布,隨即引發熱烈反響。島內輿論認為,《意見》善意回應台灣民意的訴求,將廈金、福馬「一日生活圈」納入官方論述,在金門、馬祖有相當堅實的民意基礎。按照規劃,未來金馬地區各項硬體建設勢必升級,成為兩岸交通與貨運的新樞紐。而對於《意見》提出「共用廈門新機場」,金門縣長陳福海回應,願意協助開展事務性協商工作。
綜合中通社、微信公眾號「看台海」報道,台灣時事評論員賴岳謙認為,《意見》的發布釋放出重大的訊息,表明統一是既定的目標,大陸絕對不會動搖,融合發展就是「兩岸一家親」。
台灣媒體人林明正認為,《意見》中的很多措施對想到大陸發展的台灣年輕人助益很大,相當具有吸引力。深化閩台融合發展對台灣民眾來說是非常大的利多。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也表示,《意見》的發布對於促進閩台之間的經貿文化等全方位交流合作,一定會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同等待遇等方面,會促進台商在福建的投資力度加大。
在閩台胞生活更加便利
台灣學者王豐指出,《意見》中提出的政策落實到生活,將加速兩岸實現心靈契合。「兩岸是一家人,大家幸福快樂的日子一起過,這項規劃就是朝向這個目標,讓兩岸人民在生活上便利、親切、溫馨。」
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市台商協會榮譽會長吳家瑩稱,大陸公布《意見》全文,是打造廈金、福馬生活圈的第一步。而其中鼓勵申領台灣居民居住證,更是真正落實同等待遇,將使在閩台胞於購票、理財及醫院掛號等生活層面上更加便利。
對於「廈金生活圈」等政策方案,金門縣長陳福海14日回應表示,「共用廈門新機場」,金門具有兩岸交流的樞紐區位優勢,若有機會也願意協助兩岸飛航相關單位開展事務性協商工作。
陳福海認為,金門在霧季時可能會發生全日關場或無效飛行的情況,基於旅客的安全以及飛航的妥善性,金門應思考廈門新機場作為航空公司在無法降落金門時的備援轉降機場,雙方可以透過事先協商、專車專船疏運等機制來協助旅客。
台灣《旺報》14日刊發社論指出,從這份《意見》中,可以讀出三個信號。首先是和平的信號。《意見》開篇即強調兩岸一家親,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說明和平統一是大陸解決台灣問題不變的方針。第二個信號是尊重台灣民意。《意見》善意回應台灣民意的訴求,此次將廈金、福馬「一日生活圈」納入官方論述,在金門、馬祖有相當堅實的民意基礎。第三個信號是促融。按照規劃,未來金馬地區各項硬體建設勢必升級,成為兩岸交通與貨運的新樞紐,不僅台灣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可以流向當地,橫跨閩台「小兩岸」的「融合示範區」也會更加繁榮。
有助增進台胞統一意願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受訪指出,《意見》的出台是往兩岸融合方向上邁出重要一步。唐永紅表示,兩岸融合發展本質上要為國家統一夯實基礎、創造條件,通過融合發展可以增進兩岸共同利益,增進台灣同胞的統一意願,打造兩岸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意見》的出台,有助於我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來源: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