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關注島內新聞的朋友應該都能注意到,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千方百計阻止大陸產品入島。
不過,處處設防的民進黨當局卻是處處「破防」。
最近,被民進黨當局視為洪水猛獸的大陸製造再度被曝出衝進了台灣軍品製造業。

根據島內媒體爆料,台軍官兵使用的防彈衣,所用布料儘管貼了「台產」標識,實際上卻是如假包換的大陸製造,島內輿論一片嘩然。
可笑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脫鈎」大陸,時時刻刻「嚴防」大陸,偏偏處處離不開大陸。譚主倒想問問民進黨當局,這又何苦呢?
條條禁令封殺大陸製造
在嚴防大陸製造這件事上,民進黨當局已經到了「聞陸色變」的地步。就連螺螄粉和魔芋爽等島內民眾喜聞樂見的大陸食品都未能倖免,被民進黨當局以防「統戰」為由強制下架禁售。

譚主來簡單梳理一下民進黨當局是如何一步步在嚴防大陸製造的歪路上走火入魔的。
幾年前美國對華髮起貿易戰時,民進黨當局馬上「參戰」,宣布包括禁止島內製造商進口大陸原材料、對大陸售台鋼鐵產品等展開反補貼與反傾銷調查、禁用華為等多項禁令。
去年8月,民進黨當局的「大陸產品禁令」進一步擴大,宣稱 「只要多數人看得到、聽得到的設備,只要是在公共『場域』,皆不可使用陸製資通產品」,並要求全數排查公共場合的廣告看板、電子屏幕等設備。
今年起則規定,島內高校只要是申請當局經費購買的資通訊產品,「一律排除大陸品牌」,就連校園內出租區域的外包餐廳和商店等,都不得使用大陸製造的設備。
在事關「抗中保台」的軍用產品上就更不用說,民進黨當局嚴格規定軍用品廠商不能採用大陸生產的材料,台防務部門也嚴禁使用大陸製造的軍品。
根據今年4月中國商務部發布的相關公告,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單方面限制輸入台灣地區的大陸商品數量已經高達2400多項。相比之下,台灣地區禁止世界其他地方輸入的商品卻不到100項。
民進黨當局如此大費周章封殺大陸產品,結果如何呢?
時時處處離不開大陸製造
島內朋友告訴譚主,現在島內吃的、穿的、用的,很多都是大陸產品。怎麼可能完全禁止大陸製造入島?
譚主簡單搜索了一下,「大陸製造防不住」的案例比比皆是。
去年,台灣多場重大晚會活動中都有無人機表演。然而,出盡風頭的「無人機台灣隊」,使用的無人機硬件和軟件都由大陸深圳廠商製造,「只有電池裏的電是台灣製造的」。

就連民進黨當局禁售下架的螺螄粉等大陸小吃,也被島內網友發現在台灣夜市遍地開花。
尤其讓人「瞳孔地震」的,是台軍使用的軍品被頻頻發現和大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抗中保台」變成了「靠中保台」。
除了譚主開篇提到的台軍防彈衣布料來自大陸,還有台海軍採購的「負重訓練用裝具(假人)」也被證實為大陸製造。今年年初,台軍計劃在全台284個營區設立智能警監系統,結果有媒體曝光,該系統「球型監視器」的相關設備中,使用的其實是大陸製造的電路板。

最諷刺的是,被用來對抗大陸、作為台軍防空主力的「天弓-3」導彈,其中一些重要零部件也是由台灣民間承包商自大陸企業採購,將外包裝拆掉後仿照軍規模式重新包裝後交貨。
事實證明,民進黨當局想靠一紙令下就要大陸產品在島內「歸零」,根本是痴心妄想。
嚴禁大陸製造是偽命題
長期研究兩岸關係的專家告訴譚主,大陸製造的產品之所以在台灣「屢禁不止」,除了兩岸經濟社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外,大陸領先全世界的製造能力也是重要因素。以防彈衣為例,大陸產防彈衣佔據了全球防彈衣市場的70%,就連美、英等國防彈衣生產商的採購目錄中都不乏大陸產品身影。再比如無人機,2022年的數據顯示,工業級無人機方面,大陸佔全球55%的市場,消費類無人機方面,佔比更是達74%。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廠商不可能違背市場規律刻意繞開大陸。

這位專家進一步表示,民進黨當局嚴禁大陸製造就是個無法實現的偽命題,貽害無窮。
一是破壞兩岸正常經貿合作,損害台灣廠商利益;二是讓台灣人無法使用價廉質優的大陸產品;三是干擾健康的營商秩序,導致有人利用民進黨當局的惡「法」凶規舉報打擊競爭對手。
專家指出,兩岸經貿本應是互利共贏的好事,卻被「逢陸必反」的民進黨當局大搞政治操弄,損害台灣民眾利益。有島內媒體疾呼:不管從兩岸經貿數字,或是數以百萬計的台商家庭生計來看,台灣經濟都沒有與大陸「脫鈎」的本錢,也完全不應該走「斷鏈」這條路線。
民進黨當局對大陸強行搞「脫鈎斷鏈」,脫離的是兩岸實際,斷送的是台灣前景。譚主想要說,在兩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陸製造擋不住,民進黨當局自欺欺人的把戲只會讓台灣經濟千瘡百孔!

(來源:日月譚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