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 福州報道)立法會代表團今日(16日)在福州繼續第二日行程。一行人早晨參觀考察位於福州市內的古建築群三坊七巷,他們分兩路乘坐電動車在區內參觀,並聽取講解。有議員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三坊七巷的保育和開發令他們很受啟發,認為香港的古蹟保育工作做得不錯,但不能只停留在保育層面,建議政府發展古蹟遊,讓香港處處是景點,並配合年輕一代旅遊打卡的個人遊模式,打造特色景點。

上午考察三坊七巷期間,代表團分成兩組,分別由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帶隊。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亦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有超過1,100年歷史,面積有約40公頃,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三坊七巷亦是福州傳統的社會高層人士聚居區,包括清朝禁鴉片欽差大臣林則徐、晚清思想家嚴復、清末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楨等名人故居所在地,現時大部分古宅已經改建成展館和商店等。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在社交平台表示,三坊七巷的保育理念值得推崇,主張「修舊如舊」、定格「舊歲月」、煥發「新活力」。考察期間,見到不少年輕遊客都來打卡,可見這裏的保育和活化工作都做得相當成功。

福州市可成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參觀三坊七巷後,認為福州市可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福建可了解嚴復、林則徐等歷史,加上福建距離台灣很近,認為兩地可以加強交流,回港後她將與教育局推動有關建議,希望政府可以考慮採納。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福建三坊七巷是很好的文化旅遊融合的案例,香港也有荔枝窩客家文化古村落具有300年歷史,可思考從中借鏡。「古建築就是最好的材料,也是最能顯示一座城市文化魅力、歷史底蘊的最好的活化石。」他說,保護舊街區,便是把其承載的人文精神及價值傳承下去,對青少年教育而言,可透過舊街區觸摸到一個城市、一個社區、一個民族的根基。

他認為,如何在做好保育的同時做好活化、發展,把城市的文化傳承做好,把精神面貌帶動起來,是香港面臨的課題。香港的古蹟保育工作做得不錯,但不能只停留在保育層面,建議政府發展古蹟遊,讓香港處處是景點,也要配合年輕一代旅遊打卡的個人遊模式,打造特色景點。

可納高中考察路線 推動愛國教育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郭玲麗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從教育視角看文化旅遊。她表示,在三坊七巷是標誌性的歷史文化街區 ,從中能了解和參觀到明清歷史、海防歷史、中國名人故居、中國傳統文化及非遺文化等,從教育角度看,值得教育局考慮作為高中考察路線之一,可在一地有系統學習,以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識,推動本港愛國教育。

此外,代表團中午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委員會委員舉行座談,就共同關注的事宜交換意見。晚間代表團又與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及福州市人民政府的領導會面。多名議員在會面中,就數字經濟、貿易物流、文化旅遊等不同領域發表意見,探討如何加深港閩的合作和聯繫。

代表團明日將前往廈門繼續職務考察。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