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冶)5月26日-27日,第十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在吉林外國語大學開幕。65個國家和地區的290餘位大學女校長參會,聚焦「後疫情時代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體構建」,從不同維度和領域討論分享、碰撞交流,為後疫情時代發揮現代女性領導力,推進大學創新性發展,構建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體建言獻策。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十屆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教育部原副部長李衛紅,世界大學校長聯合會主席、墨西哥賽提斯大學校長費爾南多·加西爾,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海鷹,歐洲大學女校長協會主席居爾松·薩拉莫,吉林省副省長梁仁哲等領導嘉賓在開幕式致辭,祝賀論壇召開。

在開幕式致辭環節,圍繞「後疫情時代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體構建」的論壇主題,陳至立還提出了三點思考。一是教育引導着人類航向;二是教育能夠彌合世界鴻溝;三是完整的科學世界觀教育勢在必行。
陳至立指出,全球危機深重籲求教育責任,這是構建教育共同體的意義所在。「面對世界大變局和新冠疫情的疊加影響,全球面臨危機和分裂危險,教育要發揮自身作用,籲求在國家、民族及人群間尋求最大公約數,發出彌合世界的強音。」

作為東道主的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在開幕式致辭。她表示,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國際關係深刻調整等因素影響,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面臨諸多困難。在後疫情時代,與會各方要以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主動的姿態,向全世界傳達合作共贏的信號,搭建深化人文交流、促進多樣文明互鑒的橋樑,發揮好高校在促進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
據悉,在本屆論壇的專題圓桌會議環節,與會者將圍繞「共建更公平、多樣和包容的世界」「促進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多樣性和包容性」「通過教育發展女性領導力」「AI時代高等教育的公平與包容:性別視角的解讀」等主題展開交流和思想碰撞,看點十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