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今天我們以這次紀念活動,向為中國革命奮鬥的先驅者和烈士們致敬,同時也向當代中國青年們傳遞一份責任和使命。作為中國未來的希望,我們肩負着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重任,也需要學習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們的愛國精神和奮鬥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奮鬥。」這是5月4日下午,上海台商子女學校校長陳俊男在出席兩岸青年學子紀念「五四」運動104周年活動時,向同學們發出的青春寄語。當天,來自上海台商子女學校和上海崇明區城橋中學兩所姐妹學校的青年學生,齊聚在上海孫中山故居,共同緬懷先輩,展望未來。

活動在沉浸式實景劇《莫利愛路寓所一天》的表演中拉開帷幕,該劇以孫中山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今香山路7號)生活片段為線索,通過藝術化處理使孫中山著書、會客、接見青年學生等不同事件濃縮在同一天中呈現,使觀眾更加集中直觀地感受到孫中山希望通過撰寫《實業計劃》以謀求實業救國的偉大夢想,以及對於青年學子的熱切期望。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管委副主任蘇敏表示,孫中山先生一直十分關心青年人成長。「五四」運動後,孫中山諄諄告誡全國學生聯合會代表:「中國的將來,中國的命運,這些重大的責任,完全落在你們這一代青年的身上。」1924年,孫中山再次指出:「中國之復興,當亦出於中國青年之奮鬥。」這些話也深深感染了在場的青年學子。來自上海台商子弟學校的黃俊霖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立志為國家為世界謀福。」

當天,上海市台辦副主任陽禮華、上海市教委港澳台辦副主任陳皞分別向兩校及兩校學生會贈送「情誼譽兩岸、逐夢同心圓」、「青春擔大義、熱血耀中華」書法作品。兩岸學子還一起參觀了孫中山故居。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