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蕊 報道)確立「國花」歷年都是代表們關注的熱點,今年這個議題還在繼續。繼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王綉連續5年建議把牡丹確定為國花後,今年,全國人大代表李學武再次建議以法律形式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李學武表示,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國花,我國仍然未確定國花。牡丹花是繁榮昌盛和幸福美滿的象徵。同時,牡丹的傲骨精神也代表了新時期中華民族在新征程上持續奮鬥的精神氣質。他建議在立法層面盡快將全國人民盼望已久的牡丹國花確定下來。

牡丹瓷創始人李學武在為牡丹瓷半成品勾線。(新華社資料圖)

據了解,1994年和2019年,全國曾經兩次大範圍進行民間國花評選活動,最終,牡丹以79.71%得票獲得第一名。「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李學武說,把牡丹確定為國花,可以說是全國人民盼望已久。

在「牡丹之鄉」洛陽出生長大的李學武,對牡丹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為了讓「牡丹」永恒綻放,他以唐代白瓷燒制技藝為基礎,創造性地將牡丹文化元素與中國陶瓷技藝相融合,成功研製出獨具特色的牡丹瓷。不僅如此,他還跟隨時代腳步,對牡丹瓷不斷革新,讓牡丹瓷走向世界。

李學武列出了四方面的原因,認為牡丹最適宜做中國國花。

一是牡丹原產中國,香飄世界。牡丹栽培歷史長達1500多年,現有品種1500多種,十大花型九個色系。隨着栽培技術的提高,牡丹種植遍及全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牡丹也廣受人們喜愛。

二是牡丹歷史認可度高,群眾基礎好。自唐宋以來,牡丹便有「國色天香」之稱,被譽為「花中之王」,唐、清兩朝曾將牡丹確定為國花。1994年和2019年,全國曾經兩次大範圍進行民間國花評選活動,最終牡丹以79.71%得票獲得第一名。

三是牡丹體現盛世氣象,民族精神。牡丹花形飽滿,色彩艷麗,雍容華貴。牡丹代表着幸福、和平,是國家繁榮昌盛的象徵。「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寫出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對牡丹的熱愛。

四是牡丹在我國國產花卉中產業化程度較高。近年來,牡丹在藥用、保健、園林美化、鮮切花等方面產業發展蓬勃。此外,牡丹飲料、牡丹系列化妝品、牡丹精油、牡丹食品等新產品的研發,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對城鎮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為此,李學武建議在立法層面盡快將牡丹確定為國花。「把國花確定下來,可以振奮民族精神,樹立民族進取心和自豪感,鼓舞人們投身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中。同時,還可以促進我國花卉業發展,推動牡丹產業繁榮。」李學武說。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