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今日(7日)表示,3月5日認真聆聽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很受鼓舞,也十分振奮。她指出,政府工作報告可謂實事求是,直面困難挑戰,指出國家經濟改革開放邁入深水區,前進的道路非常艱辛,加上三年疫情的打擊,可謂危機四伏,但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國家整體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全年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增長3%,5年以來年均增長5%,實在是難能可貴。
黃冰芬表示,正因為明白過去走來極為不容易,才知道未來的方針政策有多麼重要,解決問題需要多麼強大的信心和決心!對於來年國家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她認為中央推動經濟穩健增長的決心是非常大,尤其是拉動內需潛力,對香港而言,充滿機遇。總結政府工作報告,黃冰芬指出,她有三點心得體會:
第一,拉動內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目前,歐美地區正在經歷高通脹的經濟困境和加息的緊縮貨幣政策,在拉動經濟增長動力的「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出口)中,國家已難以再依靠出口。因此,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是最有效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方法。對香港來說,巿場不止在大灣區,更要望向國內整個龐大且潛力深厚的巿場。
第二,在企業政策方面,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依法保護民企產權及企業家權益,弘揚企業家精神」,「致力創建公平競爭環境,提振巿場的信心及預期」,反映國家未來都會繼續鼓勵民營經濟及業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及個體戶的發展。穩定的政策和營商環境,對港商來講,起了一個穩定信心的作用。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香港在助力國家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方面,可以發揮「一國兩制」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因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擁有聯通世界的多類型平台和眾多具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以及全國唯一實行普通法司法制度的城市,能夠更有效廣交國際朋友圈,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因此,香港不僅是內地招商引資的對象,更是一個對外的窗口。
第三,在產業體系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以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香港在這方面正在努力發揮香港力量,貢獻國家。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定位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擁有五所躋身全球70大的大學,科研基礎非常雄厚,加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匯聚海內外資本和人才的優勢,勢必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黃冰芬指出,雖然經濟面對不少困難及挑戰,但政府工作報告中有許多擴大內需、支持企業營商、吸引和利用外資、以及提升企業高端化和智能化等政策規劃及建議,反映中央推動國家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決心和信心是非常大,對香港而言,要深切了解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和精神,把握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的機遇,為香港「由治及興」增添新動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