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蔣煌基)閩台黃金水道「小三通」,自廈金、福馬航線1月初復航後,10日起泉州至金門的「小三通」海上航線也恢復。金門鄉親向記者表示,「小三通」中斷三年,給台灣同胞尤其是金門鄉親帶來極大不便。雖然目前廈金、福馬、泉金航線已有限復航,但與廣大台胞期盼還有很大差距。「女兒一周歲在金門打完疫苗回到泉州後,『小三通』就中斷了,現在女兒4歲了,小傢伙已經三年沒回金門了。」金門鄉親洪超雄說。
嗚——伴隨着汽笛聲和鞭炮聲,10日上午9點54分,首艘由「鄭成功故里」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鎮泉金客運碼頭出發的「八方」客輪,帶着17名金門鄉親緩緩向金門駛去,約1個小時後抵達金門。11時10分許,「八方」客輪搭載36名旅客返航泉州,於11時28分靠岸。至此,泉金航線(泉州市石井鎮至金門)復航首個往返航班完成。
迫不及待踏上返鄉路
福建省台港澳辦等相關領導,10日上午到石井泉金客運碼頭送別搭乘首班客輪返回金門的金門鄉親,並由工作人員向每一位返鄉的金門同胞獻上鮮花。碼頭下客區還布置了巨型大紅拱門,客輪駛離和入港,工作人員都按照閩南傳統風俗燃放鞭炮送別和迎接「親人」,讓金門鄉親感受到同根同源的溫馨。
記者今晨看到,泉金客運碼頭從出發廳到碼頭,呈現出一番久違的熱鬧,安檢大廳、通關大廳一切井然有序,工作人員對旅客進行一對一的引導和服務。4歲的金門小女孩洪語橋怯生生地隨着父親洪超雄搭乘復航後的首個航班前往金門。
洪超雄告訴記者,女兒1歲的時候跟着自己到泉州的台商投資區,至今已經整整3年沒有回去,一直心心念念想回金門看看。「現在疫情開放了,乘船到金門,1個小時就能到,十分方便快捷。」洪超雄說,疫情期間,「小三通」停航,2次從福建回金門都要乘飛機到台灣島,再轉飛金門,不僅費用高,而且十分折騰麻煩。
「太激動了,已經三年多沒回去了,終於可以回家了。」金門同胞、泉州榮茂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榜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行李告訴記者,這次返回金門,帶了不少的泉州特產和日用品。李金榜在南安和金門都有辦廠,家人也在金門居住。以往泉金航線正常運行時,每個月都會往返兩地數趟。今日泉金航線復航,李金榜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探親路。
「非軍事區」助金門繁榮
「整整中斷三年,此次泉金航線重新啟動對在泉鄉親實屬好消息,遺憾的是僅限於金門的鄉親,非金門籍的台胞還無法享受這麼便利的交通,希望搭乘的資格能夠再放寬一點。」在泉經商10多年的金門台胞黃世丞說。
劉萬禮今晨亦隨金門鄉親乘坐「八方」輪抵達大陸。在碼頭,劉萬禮激動地向記者表示,「小三通」有限度復航,諸多方面亦在積極爭取全面復航,相信待「小三通」全面復航,將為金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針對近期金門設立「非軍事區」倡議,劉萬禮認為,金門曾經屬炮戰前沿,金門鄉親更懂得和平的珍貴。「如今再次推動金門設立『非軍事區』,相信更具有時代意義,也必將讓金門更加繁榮。」劉萬禮說。
據介紹,泉金客運航線開通至今,已安全營運2.9萬餘航次,旅客人數139萬人次,其中台胞近六成。下階段,南安市將繼續提升港口水域通航條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