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以詠志。」一首好歌,既能表情達意、撫慰心靈,讓文化各不相同、語言千差萬別的人們感受同樣的情緒,也能通過節奏和曲調的設計傳遞「單純的快樂」,給人以美的享受。

剛剛過去的虎年,你最常聽哪首歌?看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或許在兔年的前幾天,你聽歌應用裏的小紅心又會多上幾顆。也許我們天各一方,但心與心的「一步之遙」,說不定就在下首歌裏。

歌在山水相連處

歌的起源,與人類的起源同樣古老。世界上每一片孕育燦爛文明的土地,都有悠遠的旋律傳唱至今。一首好歌,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濃縮成最樸素的關鍵詞。

自總台成立以來,迄今已經舉辦了五屆春晚,而國際範兒節目是總台春晚每年的保留特色。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在研究今年春晚選題時,總台台長提議選擇「一帶一路」國家的部分經典歌曲搬上春晚舞台,進行藝術化的呈現。總台春晚導演組設計了聯唱《一帶繁花一路歌》的創意後,如何選擇歌曲和舞台呈現最考驗功力。

還記得多年前朱逢博熱情歡快的「太陽剛剛爬上山崗,尼羅河水閃金光」嗎?是否曾在電影《聞香識女人》中為一曲探戈《一步之遙》而心醉神迷?有沒有感覺許多外國經典歌曲早已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扎根?聽完這組聯唱,網友感嘆「各國都拿出了《茉莉花》級別的經典歌曲」「一瞬間很感動」。

春晚導演組透露,總台領導在綵排階段對初選的部分外國歌曲不太滿意,認為在國內傳唱度不夠,風格上也不夠歡快。台長建議導演組要聚焦那些既是所在國的經典、又為中國人所熟悉的歌曲,歌曲的節奏不能太緩慢,還要適合舞台表演。在和導演組敲定《比雷埃夫斯的孩子》《一步之遙》《美麗的梭羅河》等經典歌曲後,台長還特地將國內傳唱已久的埃及民歌《尼羅河畔的歌聲》原曲《太陽露出了它最美的光芒》選入歌單。

除在現場的中國表演者外,節目共集結了九個國家、九首歌曲、九組表演者,編曲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創作中心副主任洪兵完成。中國演奏家們幾乎都是每種樂器的國內「第一把」,外國歌手也都是在本土享有盛名的藝術家。節目中大咖含量如此之高,要避免各演各的造成割裂感,這場「雲共演」必須配合無間、呼吸相連。

春晚導演組透露,千萬里之外的外國歌唱家通過視頻形式在春晚舞台上演唱,如何形成身臨其境、渾然一體的效果,是這檔節目成敗的關鍵,也是最大的難題。初排幾次並不理想。慎海雄台長隨即建議舞台上加入伴唱,現場伴唱的中國歌手與視頻裏的外國歌唱家形成一個個整體,讓聲場變得更加豐富和諧,同時適當加大中國演奏家們現場演奏時的表演分量。隨着一次次排練磨合,郎朗、呂思清等中國演奏家最放鬆舒適的表演狀態開始顯現,小手勢微表情「逐漸放飛」,與觀眾的眼神交流更加密切。三位現場伴唱的中國歌手也隨着不同國家歌唱家的演唱風格而輕鬆演變,節目整體氛圍日益合拍、融為一體。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中國搭台,大家唱戲。同樣地,春晚舞台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表演者在中國藝術家的伴奏下演繹他們心目中最動人的情感,帶來一帶繁花一路歌。

與導演組談起這個節目的創作歷程,可謂是一個「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故事。

包括節目中出現的所有視覺意象,每一個事實和細節的確認,都進行了大量的資料論證和實地考察。各國國情社情不同,有些地區甚至連傳輸素材都很困難。三個多月以來,總台充分調動海內外力量通力合作、互相補位。外交部、文化和旅遊部等部委大力支持,幫助總台春晚導演組解決了許多海外拍攝時遇到的實際問題。

事事難成事事成。春晚撰稿組負責人畢波感慨,哪怕當地困難再多,總台記者們也能迅速張羅起一個攝製組,保質保量完成節目拍攝任務。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九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名歌手在春晚獻唱後,相關國家主流媒體紛紛刊登總台春晚相關報道,生動展現文明交流互鑒。

巴基斯坦MY COUNTRY、DAILY SUB NEWS、DAILY GULF NEWS、URDU POINT等多家主流媒體刊登總台春晚相關報道。報道說,巴基斯坦搖滾巨星柏迦在中國春晚演唱了巴基斯坦歌曲《克麗娜》,使他成為繼歌手席琳·迪翁、演員蘇菲·瑪索之後亮相春晚的國際巨星之一。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歌唱家在中國春晚獻唱是今年晚會一大驚喜。

柏迦在接受總台記者採訪時說,他與中國的親密友誼開始於巴中兩國建交70周年之際,與總台烏爾都語主播們聯合製作過MV《山海情長》,今年受邀參加春晚,是「山海情長」親密友誼的延續。

畢波這樣描述創作節目時的感受:「聽到這首歌,你突然覺得有一個你從來沒有去過的國家,沒有經歷過的文化,有一種遙遠的美好跟你產生了連接。好像是一個遙遠的智者,突然有一天發現他跟你是親戚。」

「情發於聲」,一首歌也許有千萬種表達方式,但歌曲的內核始終來自我們情感的原點。家鄉、愛人、夢想……山海情長,都在歌裏。

歌在情濃至簡時

歌曲傾注了創作者對生活的感悟以及由此生出的情緒,這種情緒是創作者和傾聽者相互溝通的橋樑。一年一度的總台春晚中,歌曲節目更是凝結了一年中情緒最濃的時刻。一首好歌,從創作者手中熱氣騰騰地捧出,經過春晚舞台的二次創作,其中的情緒變得更加具象、更加動人。

春晚歌曲的主角,就是我們身邊的人,這讓歌中流淌的情感更加親切。或許是媽媽是女兒、是老人是孩童,或許是每天碰面會打招呼的快遞小哥,在各行各業平凡崗位綻放光彩的追夢者,用小小善意構成年度有愛瞬間的好心陌生人。聽完今年春晚的歌,腦海中總能浮現出一群實實在在的人物形象,他們有名有姓、面容清晰,彷彿通過歌曲向我們微微致意。

春晚舞台上的歌曲,主要來自約創和收集兩種渠道。春晚總導演于蕾透露,今年總台春晚歌曲的原創比例在80%以上。組建之初,總台春晚主創團隊就邀約國內老中青三代音樂創作者,溝通探討今年歌曲的氣質。「希望創作者把真正沸騰了他們自己的東西給我們。」

每年春晚都會有描繪親情的歌曲。有網友感慨,今年的《是媽媽是女兒》說出了年輕人的想法,而不是單方面歌頌父母的付出和心酸。春晚歌舞組負責人趙大治談到,今年選擇母女關係,是因為在所有的家庭環境當中,母女之間「既是兩輩人又像同代人,很多情感很有趣,同時情感又很深」。

簡單的舞台調度,讓歌曲的焦點集中在兩位歌手身上,將最樸素的情感以最簡約的形式呈現出來。中國家庭的情感表達往往含蓄內斂。闔家團圓看春晚之時,客廳沙發上某一刻突然安靜和偷偷抹去眼淚的動作,就是我們心照不宣的感動和愛意。

歌在除夕團圓夜

春晚是過年的BGM。作為除夕夜最有「儀式感」的家庭活動之一,總台兔年春晚適配不同家庭成員的愛好,打造了曲風各異、誠意滿滿的新春歌單。一首好歌,首先必須是一首好聽的歌,總台春晚劇組與歌曲創作者、表演者「共創」的過程,是創新運用視頻表現手法,讓歌曲更加好聽好看的必經之路。

今年春晚舞台上有許多不僅讓創作者「愛不釋手」,也讓網友「讚不絕口」的歌曲。

有「音樂活化石」南音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彰顯古樂氣魄與時代價值的《百鳥歸巢》,有《我的家鄉》中實力樂隊樂手、歌手對經典民歌的國際化創編,有《綠水青山》融入黃梅調元素,展現江南的清雅靈秀,有復古爵士風的《跟往事幹了好幾杯》……

有網友說,現在不少閩南地區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如何欣賞南音。「大樂與天地同和」,來自千年之前的大樂古韻,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與現代音樂和光影技術交融碰撞的過程中,在春晚這一方舞台上交響共鳴,煥發全新的文化魅力。

兔年的新春歌單,蹦蹦跳跳、喜氣洋洋的歌曲也必不可少。《開飯!開Fun!》作為開場後的第二首歌,迅速把觀眾帶進了過年狀態,同時也開啟了不少網友的新年關鍵詞:韭菜炒雞蛋的服裝、像餃子的雲、滿地亂滾的花饃……帶着美食濾鏡看春晚,無處不可「開飯」!

于蕾說,春晚舞台所在的一號廳已經投入使用二十多年,在這樣一個有傳承、接地氣的場景中,我們更應該回到創作本身:能不能寫一首好歌,編一支好舞蹈,原來的本子能不能磨一磨。這些好聽好看的歌曲,並不在於把表演變成「閃亮的燈球」,秀出多麼「炸裂」的舞台效果,而是從一次次真誠、親切的「聊一聊」「磨一磨」中來。

歌在舞台方寸間

趙大治介紹,今年負責春晚歌舞組工作的共有15人。具體到歌曲部分,他們承擔大部分原創歌曲的對接和執行,包括錄音和與節目相關的服裝道具、舞台呈現等各類事宜。春晚建組4個多月,這期間有音樂總監趙麟等業內大咖的加盟,總台團隊間精益求精、默契配合,共同創作出許多動人心弦的歌曲。

總台兔年春晚的開場和收尾歌曲都是童聲合唱。這群孩子中,有來自參加過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表演的北京愛樂合唱團、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也有來自四川大涼山深處的喜德縣中壩村果果合唱團。從冬奧的《雪花》到春晚的「滿庭芳華」,「花」的意象再次唱響,整台晚會首尾呼應的清澈童聲,象徵對未來的無限希望。

春晚裏的歌,在現代光影藝術的二次創作下,演繹從日常生活中擷取的動人片段,用笑點、淚點、燃點、爽點,喚起我們心底的情感共鳴。沁人心脾之餘,又有餘味在心中回蕩。

追完這台四個多小時的晚會,你可能已經發現,這一年裏無論是我們身邊的人、經歷的事,還是我們身處的世界,不少都能在春晚的歌裏找到或會心一笑、或直戳淚點的瞬間。

 

山海雖遠,

也不過一歌之遙。

(來源:「CMG觀察」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