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蘇徵兵 東興報道)「3年疫情,今天終於可以不用隔離回國過春節」,湖南郴州的老范從越南芒街口岸過關後,一路小跑向一橋之隔的廣西東興口岸奔走,左腳跨進國界線後,高呼一聲,「終於回國了!」老范的身後,一批從越南芒街口岸出關,入境廣西東興口岸的同胞接踵跨過中越界河橋上國界線。1月8日起,內地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正式實施「乙類乙管」,正式解除入境防疫隔離措施,各陸路口岸(通道)進一步優化中外人員往來通關措施,各地口岸通關有序恢復。
1月8日,廣西東興中越口岸按國家移民局的通知,正式解除入境防疫隔離措施。新冠疫情3年,東興已經管控近1年,隨着疫情管控放開,這座中越邊境小城正慢慢甦醒過來,重新煥發活力。
老范在越南太平省工作,已經3年沒有回國,這次終於可以不用花費一大筆隔離費用,還有隔離的時間成本,老范希望盡快回到湖南郴州老家和家人團聚。和老范幾乎同一時間跨過中越國界線的林滿蓮,此行回國的目的地是江西贛州老家。她今年6月曾經回過一次江西老家,僅來回隔離時間就耗費1個月,各種費用花費近1萬元(人民幣,下同),這次回家不用隔離,也不用核酸,這次終於可以輕鬆回家過春節。
邊民一日往來暫未開通
東興市口岸服務中心主任陳曉接受大公報採訪時稱,根據國家移民局的要求,從今天起入境不需要隔離和核酸,也不需要預約。入境人員只需要掃東興入境健康碼,填報身份信息和聯繫方式,完成常規入境手續後便可直接離開奔赴自己的目的地。東興口岸從今日執行入境新規定,口岸組織工作入境專班應對今天的通關。截至記者上午發稿時止,經東興口岸入境人員已近1000人。
「目前通關僅對回國人員,居民出境遊、中越邊民一日往來暫時未開通,相信馬上就會迎來這一天。」陳曉說。下一步,東興口岸將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調整商務、旅遊等出入境通關措施。隨着各項政策措施的優化調整,人流、物流、資源等要素重新加快流動。
「以後天天回家 想想都高興」
東興邊貿互市,正在辦理入境手續的大貨車司機小方,上午剛運送一批小五金到越南後,從中越界河浮橋越南一方返回。小方說,從今天起,終於不用穿防護服、不用核酸、不用閉環隔離、運送的貨物和車輛也不用噴消毒劑。
小方還是3個月前回過東興本地的家,儘管在本地相隔不遠,作為來往中越兩地的貨車司機,按照疫情防疫政策,他們必須全程閉環運轉,回家需要隔離兩周,還要每天核酸才能見到家人。此外,閉環期間,閉環酒店、餐費、防護服都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小方說,下午下班後,他就可以直接回家與家人吃完飯,以後都會天天回家,想想都高興。
陳曉表示,自防疫政策放鬆以來,東興邊貿互市交易額屢創新高,單日交易額最高達1.06億元,交易票數達12973票,1月7日界河浮橋通過車輛365輛次,接近疫情前6成份額。陳曉期待東興互市的交易額很快會再創新高。
越南小吃「屈頭蛋」重現邊城
緊鄰中越口岸的東興國門景區新華路越南特產一條街在疫前曾經遊客如鯽。其中的萬眾越南特產批發市場在大門緊閉近1年後,商戶紛紛在8日開門迎客。國門旁新華路上的遊客也多起來,戴尖頭斗笠絲巾面罩越南婦女、越南小販又回來,知名的越南小吃「屈頭蛋」(港稱「雞仔蛋」)攤位前,多名遊客正等候。

越南小販阮氏文清說,已經有1年多沒有到中國東興,儘管她的家就在對面芒街。疫情前,她可以每天早上從越南芒街憑邊民證過關,白天在東興做生意,晚上再返回芒街。疫情後,她只能通過東興的朋友以商務證入境東興,在東興1個月後才能返回芒街,遊客少,在東興生活費用也高。
東興國門口岸門前的華美達酒店,因酒店客房面向界河的一面可以看到越南芒街,旺季時,該酒店一房難求。疫情期間,東興管控,該酒店被迫停業1年,1月2號重新開業,酒店門前的粵牌、閩牌和浙牌的外地車又多起來,大堂經理韋先生說,開業一周的入住率,勉強可以維持酒店的開支,期待通關後酒店的營業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盛況。
當地賣越南特產的小販說,一周前,這條著名的中越界河街河堤路白天沒有人,晚上也沒有燈,路燈也是幾天前才點亮,這位小販說,中越口岸重開後,沉寂3年的東興正在恢復繁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