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周建萍三本新書《恰逢其時》《關門夫妻》《美·好生活》出版,她從妻子的角度闡述了一位藝術家的生命軌跡、創作過程和奮鬥歷程。

現將《恰逢其時》中《鐵蛋雨男》全文發布,以饗讀者。

《恰逢其時》

周建萍

《恰逢其時》是周建萍從妻子和搭檔的角度記述與韓美林的情感經歷和事業奮鬥歷程。本書通過十四篇紀實文章,詳細記述了周建萍女士及其團隊用「洪荒之力」捍衛和發展韓美林藝術的心路歷程,他們的「五個孩子」——四座韓美林藝術館和兒子韓天予的誕生與成長,韓美林八十歲開啟全球巡展中的一系列高光時刻,等等,以此向兩人二十年婚姻致敬。

鐵蛋雨男

美林還是個雨男,他只要出差,到哪兒,哪兒準下雨,我們驗證了上百次,國內外均如此。有一次去克拉瑪依,那個地方一年也沒多少雨水,我們剛下飛機便下起了傾盆大雨,當地政府領導說韓老師給他們帶來了福報,因為這個地方水比油要珍貴。

我經常說美林不是凡人,因為跟他好的人都升官發財,跟他不好的人,包括「文化大革命」時迫害他、將他手筋挑斷不讓他畫畫的人不是死了、病了,就是出事了,美林也沒對他們有過任何打擊報復行為。更令人費解的是,還有一些得癌症的患者到美林這兒來求個佛,似乎癌細胞就消失了——這種現象用科學沒有辦法解釋。

美林還是個雨男,他只要出差,到哪兒,哪兒準下雨,我們驗證了上百次,國內外均如此。有一次去克拉瑪依,那個地方一年也沒多少雨水,我們剛下飛機便下起了傾盆大雨,當地政府領導說韓老師給他們帶來了福報,因為這個地方水比油要珍貴。

莫言也說過韓美林的大腦需要醫學部門去研究。

如果要剖析美林究竟是什麼打造的,我想要追溯到八十年前的1936年12月26日。

美林出生時家裏已經有一個比他大兩歲的哥哥,兩年以後,弟弟出生不到一個月爸爸因為肺結核而去世,從此,家裏兩個女人——奶奶和媽媽撐起了這個一貧如洗、飢寒交迫的家。長孫韓夫榮深得奶奶寵愛,弟弟韓夫貴當時還在媽媽懷裏吃奶,老二韓美林最不受待見,但老天似乎有眼,美林儘管個子不高,但比哥哥弟弟長得好看。哥哥弟弟都是長臉,美林是圓臉;哥哥弟弟老了都禿頂,美林頭髮茂盛;不過三兄弟似乎基因都不錯,我想與愛有關,儘管美林的媽媽比他的爸爸大兩歲,但夫妻相當恩愛。

美林的父母。

美林的父親韓鴻祥長了一張山東人典型的國字臉,母親毛淑範祖籍浙江紹興,端莊、秀麗。小夫妻婚後的幸福生活,一時成了街坊鄰居的美談。

再追溯到祖輩們—

美林的爺爺是濟南有名的「扎彩匠」,當時不論富貴還是貧窮,出殯都時興扎紙。有一門手藝就有一口飯吃,家裏溫飽不成問題。奶奶生了三個孩子:兒子韓鴻恩、韓鴻祥,女兒韓鴻梅。可惜,好景不長,就在女兒不滿周歲時,美林的爺爺暴病身亡。韓家男丁早逝,實屬不幸。

爺爺去世後,裹着小腳的奶奶一個人帶着三個孩子,夜以繼日替人家做編織養家糊口,即便如此,仍然咬着牙送兩個兒子去了私塾。幾年私塾之後,十二歲的韓鴻祥被送往當時濟南最大的藥房——五洲大藥房當學徒。這個聰明絕頂的男孩,在店中五年,不僅熟識了各味藥物的名稱、作用、產地等,而且還略懂了一些藥理知識。十七歲那年,韓鴻祥正式成為五洲大藥房店員。由於五洲大藥房時常有洋人進出,韓鴻祥很快就學會了英語口語,能替人流利地翻譯。更讓人驚訝的是,韓鴻祥還開始自製藥物。他配製的一種「消痔粉」,藥效奇好,不僅在濟南當地銷量很好,而且在上海也很搶手。儘管「父親」兩個字在美林記憶中是模糊的,但他以父親為榮。

美林的外婆是紹興周家大戶,清朝末年,嫁入濟南毛家,當時濟南有「張章毛茅」四大望族之說。只可憐外婆將母親毛淑范帶到人間自己卻因難產而死。美林的外公八天就續了弦,繼外婆石氏生下六個弟妹後病重,外公接受不了破產的事實吞毒自盡。母親是家裏老大,忍辱負重擔當起照顧弟妹的全部職責,直到二十六歲出嫁。

美林三兄弟出生在濟南的皇親巷,那裏沒有皇親,只有一個司馬府的後門。家裏有兩間狹小的臥室,一間客堂間,一間從客堂間闢出來的更小的廚房。這三間瓦房,是三兄弟最初的家,在這條街上算是好的了。但後來因為替父親韓鴻祥治病、出喪,不僅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還欠下許多債務。不得已,韓家只能賣房抵債。奶奶和媽媽帶着三個孩子,從皇親巷這一頭的瓦房,搬到了那一頭的草屋。

韓氏三兄弟。

就這樣,兩個有着相同命運、生過三個孩子、均是二十八歲守寡的女人,帶着三個孩子開啟了別樣的人生。但無論生活有多窘迫,她們都堅守着祖輩的底線——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所以,美林三兄弟自小在私塾長大。

五歲,美林被送到私塾,跟私塾的趙先生練習小楷,臨摹顏真卿和柳公權。那時的私塾先生習慣使用一種「背後拔子筆」教學方式來鞭策學生。先生手執一副紅漆板子,站在學生背後看寫字,冷不丁從背後抽學生的毛筆,如果筆被抽出來,學生就要挨一頓板子。據說這是王羲之傳授下來的古法,要求學生握筆一定要腕中用力。私塾的孩子們基本都沒少挨打,許多孩子被打得逃回了家。美林倒是沒逃,正兒八經地練了五年。

之後,母親把美林三兄弟送進了濟南正宗救濟會貧民學校。沒想到因窮得福。該學校設在三兄弟步行十分鐘就能到家的省府前街玉環泉西側的「山西會館」內。清朝末期,山西多有富商巨賈到濟南經商,他們積德行善,特意讓出會館免費辦學,大量富商捐款,資金雄厚,故請了很多優秀老師,專收貧民孩子,據說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也很想進這所學校。

該校除了重視對孩子們的品性教育外,還注重文體方面的培養,比如,三年級開始抄寫《古文觀止》;比如,學校門口放了三年級以下和三年級以上兩個跳箱,每天體育老師在門口守着,跳過去的才能去上課,跳不過去的繼續跳或者罰站;比如,學校有兩架鋼琴,一架在六年級教室裏,一架在學校禮堂,會彈的可以自由彈奏曲子;比如,六個班裏有三位美術老師、兩位音樂老師。弄得美林的哥哥參軍以後還有音樂情懷,攢了錢買了把小提琴天天練,練了一輩子,只會拉一首曲子:「小河的水……輕輕地流……」

美林後來才知道給他們上過課的老師幾乎都成了國家棟樑,如李元慶、趙元任、陳叔亮、秦鴻雲、黎錦暉、白雲等,其中教話劇的秦鴻雲還是江青和趙丹當年的老師。當時一首校歌影響了美林的一生,歌詞大意是:「……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貧窮,且忍耐暫時的痛苦,去發展偉大的前程……為母校爭光、為國家爭榮……」美林三兄弟的啟蒙教育是從這裏開始的。

精神上倒是溫飽了,肚子裏空空如也的三兄弟在回家的路上,經常吃茶館倒掉的茶葉渣子充饑,即便這樣,媽媽還是不讓三兄弟申請學校的救濟金,因為不想丟韓家的人。

自哥哥韓夫榮1948年參軍以後,家裏成了軍屬,少了一張嘴,日子好過一些,直到1949年4月12日十二歲的美林參了軍,母親才開始一心一意地培養弟弟韓夫貴,直到他考上了瀋陽航空學校。三個孩子各有前程。

美林十二歲參軍。

當初母親送孩子參軍,只是單純想給孩子找一條生活的出路。美林剛去部隊時是給萬司令當通訊兵,牽馬、端飯、掃地、送信什麼的,直到後來被烈士紀念塔建塔委員會下屬一個雕塑組所吸引,因為那裏有從各地調過來的藝術家,其中有劉素、王昭善、薛俊蓮等。他們有的做雕塑,有的畫油畫。只要一有空,美林就像一塊海綿那樣吸取着這裏的一切,他的人生轉折點就在這裏。

美林為十二歲參軍時的首長萬春浦司令員畫像並題字。

在烈士紀念塔,薛俊蓮老師將美林當作美術學院學生,讓本來就有畫畫天賦的美林拿起了油畫筆,美林撕開自己的床單當畫布,畫了平生第一幅油畫——斯大林肖像。萬司令也看出了美林對畫畫的濃厚興趣,當兵不到半年,就把他調到浮雕組,給那些藝術家當了通訊員,美林如魚得水。

幾年後,哥哥轉業分到了上海松江博物館,擔任書記,美林轉業分到濟南市文化局話劇團,擔任舞美和演員,弟弟畢業分到瀋陽黎明機械廠(飛機製造廠),擔任技術員。按理說兩個寡婦能培養出這樣的三個孩子應該是半夜能笑掉牙的事情,但是三個孩子中兩個長臉的安分,一個圓臉的不安分。

美林的哥哥弟弟都是安於現狀的居家男人,結婚生子後便安於現狀,沒什麼遠大抱負倒也安穩,唯有老二美林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人生。

1952年,全國文工團解散,美林被調到南城根小學教美術,其實他比他的學生也大不了幾歲,從未經過科班訓練的韓美林,卻用科班學生才能得到的專業方法訓練着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南城根小學執教不到兩年,美林便小有名氣,應山東人民出版社之約,先後出版了《繪畫基本知識》和《小學繪畫教學參考資料》兩本書。其中《繪畫基本知識》第一版就賣出十萬冊。美林很快在濟南教育界炙手可熱,被稱為「少年天才」。

美林在濟南南城根小學任教。

美林人生中第一個貴人應該就是南城根小學同事李淑華介紹的樂薇,她是上海美術學院學生,因病休學於濟南老家。美林經常去她那兒求教,她是美林一生中最為欣賞的女神。一天,樂薇說要把全部的書和畫材都送給美林,但希望美林答應她一個條件:報考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1955年,美林來到了北京找到了樂薇的高中同學寧珍,寧珍帶着美林去見中央美術學院龐熏琹教授,龐熏琹教授看了美林的作業給出的建議讓韓美林大吃一驚:「你的作品我看了,是有發展前途的。我建議你直接報考大學。」

就這樣,美林經過二十一天魔鬼式的複習,終於以第八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當美林回到濟南懷揣着入學通知書,提着一網兜糖炒栗子騎着單車去向樂薇報信時,李淑華告訴她,樂薇幾天前剛剛去世了,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給了美林人生的第一次打擊。

恰同學少年。

那年中央美院五個系在全國一共才招了二十三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老師數量比學生還多。美林考取了工藝美術系,崔棟樑、陳聖謀、蔡小麗都是他的好友,班裏還有些白皮膚藍眼睛的外國留學生,如謝列克、傅鐸若等。

走在大路上(美林與大學同學們)。

那個時候,如果有人想親眼一睹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幾位著名畫家的風采,齊白石、徐悲鴻、吳作人、李可染、李苦禪、張光宇……應該不用費太多周折,靜靜坐在中央美術學院校門口,總能看到他們中的某一位出現。就學的幾年裏,李苦禪、沈從文都是美林的恩師。因為成績出類拔萃,美林大學一年級就開始為《北京晚報》《人民日報》畫插圖什麼的,稿費不斷。當時在同學中有「小財主」之稱,經常請客吃飯。

1955年10月,中央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55級學生在鷲峰山腰郊遊寫生。

1960年夏天,臨近畢業,學院號召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從來聽從組織召喚的美林,主動報名到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工作,誰知,系裏公布分配名單,韓美林竟然留校給裝潢系鄭可教授當助教。但這一年最讓美林遺憾的一件事是,他拿到畢業證書的當天,奶奶去世了,這是他人生中遭受的第二次打擊。

美林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做班主任。

助教做了兩年,1963年,安徽省籌建美術學院,向中央美術學院求援。院領導想到了韓美林,跟美林說:「你年輕業務又好,到安徽幫助那裏的工藝美術學院鋪好攤子,三年後回來。」美林哪裏想到,這是一次有預謀的「發配」,這一去,整整二十二年!

1964年,「四清運動」開始,學校整美林的人發來「裏通外國」黑材料,美林成為「內控反革命分子」,被遣送到安徽省淮南陶瓷廠勞動改造,直至1967年4月,被淮南公安局以「現行反革命罪」逮捕,隨即被關進「洞山一百號」監獄。

授課。

入獄期間,美林受盡非人的折磨,如手筋被造反派挑斷、腳被跺得粉碎性骨折、陪綁假槍斃、血泊中遊行、下班跪在廠門口被幾千人吐成了痰人等等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加上四年零七個月痛不欲生的牢獄生活,真正領教了安徽淮南「九曲十八岡,岡岡出土匪」的險惡,也真正領教了中央美術學院同行們整起人來的喪心病狂。美林甚至到了吃石灰和安眠藥想了卻生命的地步,但因為命大,沒死成。

1972年11月6日,監獄楊所長親自帶着被折磨得體重只剩下三十六公斤的美林出來曬太陽時說:「馬上要讓你出去了,你有什麼話現在跟我說,出去別亂講。」美林說了三句話:「第一,我不是『反革命』。第二,我不是『階級敵人』。第三,你給我槍我也不會殺人。」楊所長說:「你還是曬太陽吧。」

1972年11月7日,美林走出了洞山一百號,那天正好是蘇聯「十月革命節」。

出了監獄後的五年時間裏,美林還是被監視在淮南陶瓷廠勞動,但比在監獄裏好得多,因為廠裏還是有不少心懷正義感的人關心他、愛護他。1977年,美林受邀到廣州創作花卉圖集《山花爛漫》;同年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美術片《狐狸打獵人》,該美術片1980年獲得南斯拉夫第四屆薩格勒布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美術獎。

美林授課。

1978年秋,美林被徹底「平反」,不久從淮南陶瓷廠調到安徽省畫院任副院長,接着當選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增補為安徽省政協常委。1985年正式調回北京前,時任中央工藝美院院長的常沙娜先生說了公道話:「咱們可以證明,韓美林當年走的時候說為安徽工藝美術學院鋪好攤子後回來,說好三年,結果去了二十二年,這個應該怪我們學校,是我們學校整的黑材料,不實之詞都是我們學校講的,所以我們應該給他『平反』。」美林回京手續,二十六天全部辦妥。

1979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第一次個人藝術展;

1980年9月,以中國畫界領軍人物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國二十一座城市舉辦個人巡迴展;

1988年7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第二次個人藝術展;

1989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立「中國美術家協會韓美林工作室」;

1993年12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第三次個人藝術展;

1999年5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第四次個人藝術展;

2001年12月31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第五次個人藝術展;

2005年10月19日,杭州韓美林藝術館落成;

2007年1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一代軍服設計總顧問;

2008年6月25日,北京韓美林藝術館落成;

2011年12月3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第六次個人藝術展;

2013年12月21日,韓美林藝術基金會成立;

2015年10月13日,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和平藝術家」稱號;

2015年12月21日,銀川韓美林藝術館落成;

2016年10月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學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威尼斯」;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韓美林八十大展」;

2017年3月9日,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巴黎:愛與和平特展」;

2018年4月,榮獲國際奧委會頒發的「顧拜旦獎」;

2018年4月13日,在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列支敦士登」;

2018年6月5日,在韓國首爾藝術殿堂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首爾:激情·融合·奧運」;

2018年10月24日,榮獲韓國政府頒發的「韓國文化勳章」;

2019年1月5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舉辦「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

2019年3月8日,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辦「美無止境—韓美林的雕塑世界特展;

2019年12月21日,宜興韓美林紫砂藝術館落成;

2019年3月30日,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2020年1月21日,在泰國曼谷中國文化中心及暹羅百麗宮共同舉辦「泰國歡樂春節—韓美林生肖藝術展」;

2020年12月21日,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舉辦「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韓美林藝術展:天·地·人·和」;

2020年12月21日,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舉辦「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韓美林生肖藝術展」;

2020年12月21日,清華大學韓美林藝術研究中心成立;

2021年5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新時代軍服設計總顧問;

2021年12月22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辦「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

2022年1月22日,在海口舉辦「海口韓美林生肖藝術展」;

2022年3月,在安徽省美術館舉辦「韓美林藝術展」。

美林與恩師常沙娜在國航內飾模擬艙合影。

不知為何,寫到這裏我不由自主地想羅列一下美林這些年部分大事記,讓大家感受有一股能量在美林身體裏持續地爆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能量?我想正如美林所說:是羞辱帶來的動力,是苦難造就了人生。

與美林正好相反,幾十年中,美林的哥哥和弟弟一直過着他們安寧、寵辱不驚的生活。美林告訴過我,媽媽生前要求三兄弟團結。儘管我沒見過他的媽媽,也沒盡過孝道,但我抱着母親這句金言去梳理三兄弟的關係時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三兄弟曾經在兩代女人(美林的奶奶和媽媽)護犢子般呵護下的血脈關係牢不可破。美林有今天的一切,除了天賦、勤奮、磨難、機遇以外,我想更多地來自這兩個偉大的女人血脈裏的東西,那就是豁達、靈性、高貴、堅韌、坦蕩、慷慨……

三兄弟甚至小時候每一件微小的事情都記憶猶新,可見對童年有多麼銘心刻骨,比如,當年大哥怎樣像孩子王那樣帶着兩個弟弟在家門口的土包上插個「皇親巷生產小學」的牌子,種了些馬鈴薯、豆芽之類的東西,結果也沒見這些東西發過一根芽等。這種故事,每每聊起來三兄弟都會津津樂道,眉飛色舞。

最全的一張全家福,2010年春節在山西大同。

我雖然是韓家後來的媳婦,但我嫁過來後大哥執意將我的名字刻在父母的墓碑上,我感激涕零,不僅因為認可我是韓家的兒媳那麼簡單,更因為美林的外婆是紹興周姓家族,而我祖籍也是紹興周姓人家,是不是在血脈上有某種關係?我不得而知,但我喜歡南北聯姻。

如今,美林的大哥和弟弟均相繼去了天堂陪伴母親。

愛將永垂於天堂。

《恰逢其時》作者介紹

周建萍,編劇,1964年出生,畢業於浙江大學中文系首屆作家班。現任四地韓美林藝術館總館長(杭州、北京、銀川、宜興)、韓美林藝術基金會秘書長。曾任浙江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大型活動主任、北京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中國田漢基金會理事、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中國夏衍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創作電影、電視劇、小說、報告文學等200餘萬字,發表於全國各大刊物,其中電影劇本《女兒谷》被著名導演謝晉搬上銀幕,該片於1996年獲得第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高榮譽獎、入選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2002年起連續13年擔任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總策劃。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