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賀鵬飛 南京報道)在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5周年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於11月25日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參加活動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告誡後人永遠不能忘記85年前的慘痛歷史,並希望日本當局勇於承認歷史錯誤。
在俗稱「哭牆」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名單牆前,年邁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艾義英、馬庭寶、阮定東,以及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代表、紀念館員工代表等依次向死難同胞獻花。
「這是我的爺爺阮家田。」85歲的阮定東老人指着「哭牆」上爺爺的姓名激動地說,「只要我能活動,我就每年都要來這裏。不光我要來,還要帶領全家來,告訴他們永遠不能忘記這段歷史。」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佔南京時,阮定東一家的住房連同店面遭到轟炸。爺爺阮家田抱着當時只有7個月的阮定東逃到南京燕子磯江邊時,被追趕而來的日軍刺傷大腿及腹部。阮家田強忍劇痛,緊緊摟住小孫子,拚命爬上一條小船過江,最終還是因傷勢過重去世了,阮定東則僥倖撿回了一條小命。
「我孫子上小學以後,我就告訴他,爺爺的爺爺當年是怎樣被日本鬼子殺害,教育他要為祖國的強大和世界的和平作貢獻。」阮定東說,這段歷史要永遠記住,而且要讓日本人特別是日本領導人承認這段歷史。

「日本人在我們中國殘殺這麼多人,但是他們(日本官方)到現在還不承認,我希望他們承認這個事。」今年已經94歲的艾義英老人也表示,希望年青一代要記牢這段歷史,不要忘記先輩遭受的屈辱。
艾義英的兒子黃興華從記事起,就常常聽母親回憶南京大屠殺期間6位親人被日軍殺害的經過。「母親說,那時候女人們帶着孩子艱難度日,被大家叫作『艾家寡婦』。」黃興華說,「她每次講起這些傷心往事,就淚流滿面,哽咽不止。」
2014年,首個國家公祭儀式舉辦期間,艾義英作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赴日本參加證言集會。她以自己6位親人被日軍殺害的事實,向日本民眾揭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黃興華指出,在日本的證言集會上,母親的發言擲地有聲。這不僅是向日本人民揭露了日本當局長期以來不肯承認的歷史事實,也是對自己親人和30萬遇難同胞的告慰。

作為倖存者後代和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黃興華認為自己肩上擔負着更重的使命和責任,並表示一定會接力傳承老一輩人的記憶,將他們在南京大屠殺中的經歷講給更多人聽,讓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永遠傳承下去!
「在我們身前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名單牆上,銘刻着10665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姓名。85年前,他們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曾經是父母、子女,但他們卻在85年前那個冬天慘死在侵華日軍的屠刀之下。」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表示,這場慘絕人寰的暴行是無數家庭和個人的受害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國恥記憶,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道傷疤。名單牆上這些遇難同胞的名字,時刻提醒着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這段血淋淋的歷史。
周峰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舉行祭告活動不僅是對死難同胞的緬懷,更是一種對歷史記憶的喚醒。正視歷史,才能珍惜當下;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