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首個荔枝IP數字藏品。(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大灣區「數字藏品」正迅速冒起!繼港珠澳大橋今年推出首套工程類數字藏品,首發2萬件開售即售罄之後,越來越多灣區企業攜手博物館、文創機構、知名藝術家、時尚潮玩品牌等合作打造一系列精美的數字藏品。近日,王老吉首個荔枝IP數字藏品亦發售並受到熱捧,成為鄉村振興數字化探索的一大嘗試,推廣嶺南荔枝文化。

隨着灣區數字藏品興起,與傳統文化、國潮相關內容結合以推廣傳統文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其中,作為鄉村振興數字化探索的一大嘗試,灣區首個荔枝IP數字藏品「L.I.荔」系列近日發售,從廣東著名荔枝品種「桂味」和「妃子笑」的歷史文化中汲取靈感,結合荔小吉IP形象,進行國風創意設計,讓新鮮清甜的荔枝和源遠流長的荔枝文化在數字世界中得以永久保存。

目前,全國最大荔枝飲料生產基地已在廣東茂名建成,設有全國目前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產線,年規劃產能900萬箱,引領帶動荔枝深加工全產業鏈發展。而由打造荔枝IP「數字藏品」到上線定製「實物罐玩法」,在拓寬了數字藏品應用場景的同時,亦為公眾講述廣東荔枝故事,創新與探索鄉村振興工作新形式。

數據顯示,中國「數字藏品」銷售額預計到2026年有望超過150億元人民幣。業內專家指出,初期的數字藏品主要是僅用於觀賞的數字圖片或3D模型,後續創新性的數字藏品將不斷湧現,並疊加了數字版權、虛擬權益、實物資產等功能,促進文化數字資產探索與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