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長城精神,由北京至高美術館、北京米府書畫研究院共同組織策劃創作承辦的中國長城藝術展將於2022年10月1日在北京至高美術館開幕,展期一個月。
本次展覽的長城作品為《萬里長城》文化工程的部分作品首次展出,由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主辦,該文化工程是創辦人米良先生歷經30年精心組織策劃創作,邀請了宋惠民、馬常利、張祖英、張欽若等多位著名畫家和100多位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院、魯迅美術學院、遼寧畫院、西安美術學院、天津美院、山東、河北等省美術學院教授,海南省、山東省、遼寧省、新疆自治區美協主席和在京的藝術家參與共同創作。為了保證創作質量聘請了靳尚誼、詹建俊、王明明、鍾涵等30多位藝術大師為創作顧問。參與《萬里長城》文化工程藝術家們創作的這些作品,表達了他們不同的歷史聯想和現代思考。

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象徵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凝聚許多重大的風雲突變和心靈傷痛。「長城自古傷國難,又為民族鑄精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崛起不僅要表現在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上,同時也表現在發揚光大祖國的優秀的文化傳統上。這些作品以寫實主義精神為主,風格各異地表現了萬里長城不同地段、不同季節的丰姿與神采。藝術家把各自對長城的個人理解和個人創思充分體現出來,從中可以看出藝術家為此所作的藝術探索。他們有些是名揚海內外的大藝術家,有些是默默的藝術工作者。在同一題材中,多元化的努力落實在每個筆觸和色彩裏。

晚明的大思想家顧炎武曾站在長城發過感嘆,他認為「人心」比「長城」更重要,精神的堅不可摧才能使得物質堅不可摧。我們閱讀飽經歷史滄桑的萬里長城,我們欣賞藝術家筆下的心靈長城,我們以每個人自己心靈的長城、思想的長城、情感的長城與歷史和藝術互動對話,鑄就一個全新的萬里長城。我們畫長城,展長城就是為了宣揚長城精神、宣揚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

2003年6月,《萬里長城》文化工程的部分作品首次在海淀區文化節中展出;2005年6月入選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主題文化活動,在第三屆、第四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期間,先後在全國政協禮堂、至高美術館展出,榮獲貢獻獎、優秀組織獎。2019年11月,至高美術館與海淀區委宣傳部合作舉辦慶祝建國70周年,在中華世紀壇舉辦了《長城藝術巡迴展》,展覽由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中國西部畫院、海淀區人民對外友好交流協會共同協助承辦。2021年6月,參加慶祝建黨100周年《中國長城》油畫藝術大展在至高美術館展出。
至高美術館、北京米府書畫研究院願意同藝術界的同仁一道創作更多更好精品力作,奉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努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