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綜合報道)美國科羅拉多州上月舉行藝術博覽會,一幅名為《太空歌劇院》的畫作最終獲得數字藝術類別冠軍。該作品先由AI製圖工具Midjourney生成,再經過Photoshop潤色而來。事件在網上引發討論熱潮。不少人類藝術家相當不服氣,紛紛指控AI作品作弊。但也有人指出,隨着技術手段不斷進步,藝術作品的邊界也應不斷拓寬。
39歲的遊戲設計師艾倫,首次參加藝術競賽,就以AI畫作打敗真人藝術家,抱走300美元獎金。獲獎作品《太空歌劇院》描繪了一座夢幻般的太空歌劇院,在巴洛克式大廳中,三個古典風格的人物透過圓窗仰望遠處的天空。艾倫稱,這次參賽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向人們展示AI生成圖像的偉大之處。
此次比賽的評委杜蘭和麥金萊表示,他們在評獎時確實不清楚該幅作品是由AI製成,但不會改變評審結果,因為評判準則就是要找出「懂得講述故事以及有靈魂的作品」,他們認為「這幅作品確實做到了」。
AI創作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太空歌劇院》用到的Midjourney,是一款更為簡單上手的AI製圖工具,可在一分鐘內根據關鍵詞生成圖像。艾倫表示,他先把目標圖像的光源、構圖、氣氛要求等關鍵詞輸入到Midjourney程式中,待AI生成圖像後,再用Photoshop進行了80個小時的精細調整。

就像機器人參加奧運
在參賽規則中,數字類別的藝術品允許「利用技術創作或展覽」。艾倫表示,他在遞交作品時,已經註明了作品是通過Midjourney製作而成的。但也有網友質疑,艾倫並未明確告知評委Midjourney到底是什麼工具。
CNN報道指出,不少人類藝術家為艾倫使用AI畫作並獲獎感到憤怒,有人認為,艾倫使用AI生成圖像完全是在作弊,「這太噁心了,通過AI生成一幅畫就聲稱自己是藝術家?」還有推特用戶說,「這真的很糟糕,試想一下如果機器人參加奧林匹克會怎樣?」也有網友不滿將艾倫把AI生成圖像與藝術品混為一談,表示「我們正在目睹藝術的消亡。」不過,有網友為艾倫的作品辯護,「想問反對AI藝術的人,難道攝影作品不是藝術嗎?」
事實上,在1839年照相機問世時,也曾掀起關於藝術作品界限的爭論。在那個時代,代表着效率的照相機出現,給純手工繪畫帶來巨大衝擊。法國知名藝術家德拉洛奇還曾高呼「繪畫已死!」但隨着照相機的普及,攝影作品作為一種藝術品的觀念,也逐漸被大眾接受。從輔助創作的角度上看,AI生成圖像確實為創作者們提供了豐富的靈感素材,讓更多人擁有了創作的可能性。
倫理道德困境難解
AI工具創造出魔術般的畫面,也引發許多倫理道德問題。例如,當AI使用現有藝術家的作品元素再創造時,是否會被認為是一種抄襲?雖然Midjourney已經明確禁止將別人的作品上傳到公眾媒體,但並未受到任何法律的保護。在手工繪畫抄襲界定仍模糊不清的今天,AI的問題顯然更加無解。
此外,AI生成圖像也有可能像「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那樣,被挪用到製作名人色情視頻、欺詐勒索,甚至是假新聞上。而AI學習,就像是一個擴音器,它會無可避免地吸收人們的刻板印象、種族及性別歧視,並在一次又一次地創作中放大。對此,艾倫表示,「倫理問題不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人類」。
評論